在馬英的再三要求下,一百女兵也分了一名說書先生,專門講述花木蘭,穆桂英等,有的沒的傳奇故事。
這次的新兵訓練,足足持續了兩月才進行考核淘汰賽,因為一個月實在太短,有些身體弱的青壯,半個月都無法進行高強度的訓練。
他打算以後將新兵期延伸至三個月,轉為士兵後,再進行三個月的訓練,半年才能上戰場,當然特殊情況除外。
這次只象徵性地淘汰了200人,實在捨不得,這導致步兵鄉勇,不算500老兵,都還剩下2500人,騎兵是一個也沒淘汰。
也再次進行了整編,五人為伍,十個伍組成一個小隊不變,十個小隊組成一個大隊,一個大隊差不多五百多人,將作為初級作戰單位。
以後三四個大隊組成一個營,作為中級作戰單位。
三四個營,再配屬騎兵營,火炮營,輜重營等,組成一個鎮,人數萬人規模,將作為高階作戰單位。
這次,共整編了四個步兵大隊,其中一個為火槍隊,一個騎兵營,一個親衛隊,一個新兵訓練營,新老士兵徹底混編。
親衛隊隊長狗剩,畢竟替他擋過箭靠得住,下轄十個小隊,其中兩個女兵小隊,共500人,駐地井坪堡。
三個戰兵大隊隊長分別是,雷豹,洪武,大牛,火槍隊隊長大黑,全部裝備遂發槍,新兵營統領他自己兼任,由100名老兵和10名說書先生以及若干打雜人員組成。
騎兵營統領馬英,副統領趙虎,下轄兩個大隊,每隊500餘人,大隊長由馬英和趙虎兼任。
這次趙銳總算編了一個後勤大隊,本來這些人是要淘汰的,但想想三四千人的規模,竟然連後勤部隊都沒有實在不像話。
後勤大隊共600多人,騾馬大車若干,另招募了十多名識文斷字的人,和十多名郎中,以及一百名學過包紮縫合傷口的寡婦。
思來想去,最終趙銳還是讓於世爺做了後勤大隊的隊長,不讓他做,就得讓馬韻兒來做。
畢竟三四千大軍,每月軍餉怎麼發放,士兵等級等諸多事宜還是非常麻煩的。
這樣一來,全軍的作戰人員,達到了3700餘人,編制人員達到了4300多人,每月光軍餉就得近萬兩,規模已經相當的恐怖了。
使得整個大同地區的文武官員,都暗暗心驚,各衛所還好一些。
可文官們早已將劉凱的十八代祖宗都問候了一遍,直罵那混蛋死的一點都不冤。
當初不知抽了什麼風,竟然讓趙銳組建那勞什子鄉勇,現在好了,他拍拍屁股下了黃泉,留下這一褲襠的屎,讓他們收拾。
喜歡明末之草原為王請大家收藏:()明末之草原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