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大概的意思就五點”
“一,議定突厥是否來襲。
二,敵方大軍幾何,我朝須多少兵馬應對。
三,敵方可能幾時來襲。是否會走西徑關。
四,雁門郡須新駐多少駐軍。
五,西徑關須新駐多少駐軍。”
有一句話,鄭令沒有說出口,兵部早巳派出斥候進入突厥,共三撥,他們只是第三撥,具體安排,他都不敢問。
帳房先生崔遠山又道:“我有一計,不知可否一用。”
鄭令道:“但說無妨。”
崔遠山道:“我們共四桌人,不知兵分四路,北上突厥,做個斥候先鋒。”
“一月內回來後,再各以所見所聞各出一策,送兵部上備。鄭大人再以四策匯總一策。可以為全計。”
李昭聽著覺得奇怪,為何他連羊角辮也算在內了,畢竟還是小孩子。不過想到那個中年男子,倒一切無所謂了。
“這個。。。。。。。”鄭令畢竟要考慮多方原因,不由得思考起來。
馬伕裴定山大咧咧笑道:“咱家斥候做得不一定好,可北上殺幾個蠻子,倒也有那個把握。”
另一位馬伕周紳卻撋阻道:”大家議事,你且稍後再說。”
兩位馬伕關係好,大家都知道,但是裴定山大大咧咧,不知啥過往原因,卻從來只聽周紳一人說話管用。其他人休說撋阻,啥話也不會聽你的。
“可有善易容之士?”
帳房先生崔遠山道:”在下不才,卻也曾隨主公北上過,恰好知曉易容。”
鄭令大喜道:“後面有勞先生了!”
李昭不太明白他說的主公是誰,反正是隋朝的一位官吧。
喜歡西徑明月刀請大家收藏:()西徑明月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