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柏林進發”的林雪涅很快就帶著她的這個小隊經過了柏林南部最為重要的中轉車站, 科特布斯。
由於身為第三帝國首都的柏林總是會和漢堡這樣的工業重鎮一樣,遭到盟軍的猛烈打擊, 因而許多柏林人都試圖離開這座城市, 哪怕只是去到更為安全的城市短暫地“度假”幾天,並睡幾晚的安穩覺。
也正是因為如此, 當林雪涅他們經過這裡的時候,看到的便是一個人滿為患的車站。
人們都顯得比過去更為沉默了。
但是熱心的希特勒青年團團員們卻成為了與這些旅客們全然不同的一道『色』彩。
當他們看到需要幫助的女士與老者時,會十分主動地幫這些人把行李扛到各自需要去到的站臺。
在林雪涅他們穿越鐵軌的時候, 有一個帶著兩個女兒的母親也正在拖著笨重的行李越過鐵軌。
但她們卻是晚了那麼一兩分鐘的時間,並只能懊惱地看著那輛開往萊比錫的列車緩緩駛離站臺。
在火車開走後, 幾名希特勒青年團的團員越過鐵軌, 並很有禮貌地替她們提起了行李。
“她們是‘轟炸災民’。”
當那輛跟著林雪涅他們的轎車堪堪在綠燈亮起後開過鐵軌的時候, 一直跟在林雪涅身旁的那名秘密警察便在認出了那對母女身上佩戴著的某個標誌時這樣說道。
而隨後,那位母親和她的兩個女兒就被請去了另外一個地方。
正在林雪涅對此『露』出疑『惑』的神情時, 跟著她來到了這裡的那位女士便也開口道:“那些孩子們可能會請她們去給轟炸災民準備的特殊候車室。”
林雪涅:“那裡面會有什麼特別的?”
女士回答道:“一些免費提供的, 很不錯的食物。”
林雪涅:“你怎麼知道的?”
女士又道:“前幾天我把我的兒子送到萊比錫的舅舅家的時候就進過那兒。”
林雪涅:“那你為什麼不把這些寫進給我的報告裡?”
那位嘴角有些往下的女士似乎被林雪涅問倒了。並似乎在用她那往下耷拉的嘴角告訴林雪涅——這實在是一些都很尋常的事。
但在林雪涅的眼裡,這些都是可以在節目中和人分享的點滴。
於是她很快就跟著去到了那間特殊候車室,並在出示了她在廣播電臺的通行證之後也得以進到了那間候車室。
在裡面執勤的依舊是那些希特勒青年團的成員。
他們很努力地在這間候車室裡營造出更為溫馨舒適的環境。
並且, 這些尚不滿18歲的青少年還主動給每一個來到了這裡的轟炸災民都分發了一份熱氣騰騰的三明治和濃湯。
他們把烤熱了的長條形麵包切開,並在裡面塗抹上了厚厚一層黃油,最後再把一根外表烤得剛好有些焦的香腸夾進麵包裡。
這樣的三明治或者說是熱狗看起來實在極了,以至於林雪涅覺得她得分兩次才能吃完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