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由於沈墨的營救計劃十分精妙,使得他們沒有抓到通州派兵救下宋無悔的證據。不過當這些人言之鑿鑿的把這件事說出來時,天子趙與芮還是被嚇了一跳。
之後趙與芮仔細想了想宋玉鱗在各地大殺叛軍,然後繞著大宋跑了一圈之後,又帶領全軍投降了通州這件事。天子琢磨來琢磨去,覺得這件事還真有可能是真的!
不過這時趙與芮的心裡,早就決定要把皇位讓給沈墨。所以就算這些人說出訊息再怎麼聳人聽聞,他心裡依然還是沒有動搖。
說起來他這個天子做得沒滋沒味兒,他真是幹得夠夠的了!
……
與此同時在臨安城內的街巷裡,百姓們談論的也只有一件事。就是那場仗什麼時候打起來,究竟誰會贏?
這時在臨安御街上最大的茶樓,會元樓的三層,二三十個人正分成五六個人的一撮一撮,在那裡紛紛議論著這件事。
看他們這些人身上的衣服穿得分外精潔,人物也是氣勢昂揚,舉止不凡,就知道這些人不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就是朝廷中當官的。
會元樓這裡一共有四層,四樓是雅間可以憑欄遠眺,三樓是大廳可以讓人高談闊論,但是賣的都是價值不菲的各地名茶。除了高官顯貴,不是一般人消費得起的。
即便是二樓的茶錢,也足夠一家子百姓吃一頓飽飯的。最後是一樓,這裡只賣兩種茶,一種是“三百一包”,一種是“五百一包”。
其實這都是說著好聽,實際上就是把正好能泡一壺茶那麼多分量的茶葉用紙包成小包,賣三文錢或者是五文錢一包。
大家一聽就知道,所謂的三百一包實際上就跟大碗茶差不多。不過這麼叫顯得氣派罷了。
此時三樓上這些人好像都是軍事方面的幹才,他們一說起行軍佈陣那是滿嘴噴吐沫,源源不斷。
看這些人各執己見、爭論不休的樣子,談話的內容基本還是在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上面打轉轉。
這時他們正說的高興,就聽上面樓梯響,從四樓的雅間走下來一行人。
……
些人大概有五六位,看衣著服飾也是非富即貴,他們看來是在樓上的雅間裡剛談完了事,正要下樓。
等這些人走了之後,三樓上一位頭戴碧玉冠的仁兄,清了清嗓子正要說話。卻陡然發現樓梯口那裡丟了張疊了幾疊,看起來方方正正的紙。
他立刻好奇的走過去,一邊撿起這張紙一邊說道:“看來是剛才那夥人丟的……若是重要的物事,他們必定會來找。”
說著就見這個人回到自己座位上坐下,順手把這張紙壓在了一碟糖水煮玉米粒下面。
要說這通州玉米素淨甜香,又是海外來的新鮮物事,所以很得臨安高官富戶們喜愛。一般他們在酒樓上喝茶吃酒之際,一碟花生米、一碟玉米粒是標準的配置。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