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軍器監不用再去購買這批鎧甲所用的原材料了,也根本不用去僱傭工匠。這些花費全都可以省下。而且這些軍器間上上下下的人都有錢分,還不用工作!
更何況沿途負責運輸的衙門也省下了車船費用,工匠們也不用擔心做出不合格的東西被人訓斥……總而言之,所有人都是皆大歡喜。
可是軍隊裡的戰士就是沒鎧甲穿,因為他們買鎧甲的錢,已經被軍隊裡的將領給自家買田地蓋房子了!
像這樣應該存在的鎧甲,雖然賬目上對不上。但是隻要過個三五年,這位廂軍將領就說由於福建路氣候『潮』溼,導致鎧甲難以保養,現在已經鏽蝕不堪,不能使用了。
到時候這些並不存在的鎧甲,自然就會被報廢,在賬面上一筆勾銷。然後他又可以把前面的把戲再玩一遍,賺來大筆的銀錢!
在大宋身上,舊軍隊這條吸血的蛀蟲就這樣日復一日,吞噬著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糧食、交納的賦稅,成百上千萬兩銀子流水般花出去,卻絲毫沒有用到士兵身上!
像這樣的軍隊和這樣的將領,要是能打仗可真是活見鬼了!
……
不過現在這樣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如今在沈墨諸位弟子的『操』作下,大宋的這些地方每一路都做完了初步軍事改制,並且組建了五千人左右的野戰軍。
雖然他們的部隊人數只相當於過去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要說到打仗,這十分之一計程車兵絕對是之前的數萬舊軍隊戰鬥力的數倍!
可以想象,當他們被拉出來打仗的時候,絕對能讓那些舊軍隊難以望其項背。
這些地方野戰軍被臨時編成了師級單位,像是大腦袋劉烈訓練出來的兩千山地步兵因為建制比團大、比師小,所以只好臨時編成了山地步兵旅。
如今這些部隊正在他們各自長官的培養下,逐漸鍛造成了適合本地士兵『性』格與特長的多個兵種。
他們的戰鬥風格迥異,作戰方式也是百花齊放,卻同時帶有通州軍的鐵血壯烈和一往無前的氣質!
……
就在各地改制軍事,練兵演習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趙與莒的軍隊經過了這一段時間的跋涉,也終於來到了臨安城下。
這百萬大軍流猶如一片蝗蟲過境,所過之處赤地千里!
沿途所有的糧食和財產都被一掃而空,各地的青壯全都被迫加入了這支大軍。他們以趙與莒裡手上那隻劍州軍擴充而成的精兵為核心,鋪天蓋地的『逼』近了臨安。
負責臨安之戰的李慕淵根本就沒有帶兵進城,而是率領一萬臨安軍駐紮在臨安城外。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李慕淵心思細膩,對形勢有著準確的判斷力。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