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南宋第一臥底有聲小說> 第3000章 大事如棋將欲行、財貨如海、天下流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00章 大事如棋將欲行、財貨如海、天下流通 (1 / 2)

第3000章:大事如棋將欲行、財貨如海、天下流通

而另一方面,無數有關土地、糧食、運輸、稅制、經濟、刑偵、很多和政務有關的培訓班,也都在紛紛舉辦執行。

……

這一天,當沈墨走到一處培訓學校視察的時候,他一進院子就聽到自己家的張嶷如夫人,正在用清脆的聲音,在一間課堂裡講述著在大宋推行新貨幣的理論基礎。

沈墨一看,那裡邊受訓的全都是年青而陌生的面孔,大概是通州經濟學科裡面的學生。

這些年輕人都在用如飢似渴的眼神看著張嶷如夫人,顯然她講出來的內容一句句振聾發聵,聽得那幫學生們都呆住了。

就見這時的張嶷如不急不緩的說道:“從古至今,貨幣都是一種交換符號。至於貨幣能否穩定和保值,就以前的歷史經驗而言,完全取決於它載體的珍惜程度……”

“這句話用簡單的方式來說,就是貨幣是印在什麼東西上頭。”

“如果要是相對珍貴的金銀,通常老百姓就會認為它能夠保值。而咱們大宋制錢所用的銅也是一樣。”

“反而是咱們大宋發行的交子,還有市面上流行的銀票,在信用上通常會引起大家的不安。因為這樣的貨幣信用一旦崩塌,它的載體就是紙,而紙本身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發行新型貨幣如果採用紙作為載體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各階層的疑慮。而且咱們大宋地盤廣闊,雖然所有人都能接觸到貨幣,卻未必大家都能感受到大宋發行紙幣的信譽。”

“在這種情況下,新政採用的貨幣載體,依然還要採用金銀和銅……至於將來發行更易流通輕便的紙質貨幣,則是以後在國家信譽建立起來之後的事。”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就是貴金屬貨幣在大宋境內流通的現狀……”當張嶷如說到這裡的時,沈墨就聽到教室裡面的粉筆在黑板上“吱吱喳喳”的寫了起來。

只聽張嶷如接著說道:“說到銅製貨幣,咱們大眾百姓常用的銅錢,實際上是有著一定弊端的,這種弊端就是銅錢本身和銅的價值之間必有差異。”

“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如果銅錢比銅的價值要高得多,在民間就會出現很多人想辦法開鑿銅礦、私鑄貨幣……哪怕中間的差價只有百分之十,都會導致大量的偽劣貨幣被製造出來,在市面上流通。”

“而另外一方面,假如說銅錢比銅的價值要低……注意!這一點其實是很容易發生的。”

“因為在這之前,大宋官家手中就掌握著銅礦,而且官方開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比較容易籌集。所以在大宋朝的某個時間段裡,就產生了銅錢比銅還要便宜的情況。”

“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就會使得無數銅錢被百姓融化,將它們製成銅器來賣錢,因為這樣也可以產生利潤。”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銅製貨幣就會有這樣的缺點,它的價位無論是高還是低,都會使得民間要麼私鑄、要麼融化、使得市面上的貨幣總量非常不穩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