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南宋第一臥底有聲小說> 第1953章 破盡敵計有何難、一衣帶水、望洋興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53章 破盡敵計有何難、一衣帶水、望洋興嘆 (2 / 2)

……

要說這羊皮袋渡河是怎麼回事?其實這種羊皮袋倒不是沈墨的發明,反而是蒙古人常用的泅渡工具。

要知道馬匹本身就是會游泳的,任何一匹馬扔到水裡都會像犬類一樣,天生就可以游到岸上。

而沈墨的軍隊由於鎧甲兵器等原因,負重比較多,泅渡的時候需要一些東西為馬匹增加浮力,所以沈墨才讓騎兵們每人都帶上了兩個這樣的羊皮袋。

所謂羊皮袋,就是用剝下來的整張羊皮筒子製作成的大氣球。實際上就是一頭羊去掉了頭尾和四肢、刮掉了羊毛之後的產物。

這種東西在製作和使用的時候,需要用大量的油脂來保持羊皮的柔軟,防止他們脆裂產生縫隙。而且吹的時候……說實話也挺費力氣的。

不過沈墨早在蒙古大軍到來之前,就讓自己計程車兵把這些羊皮袋子吹好了。他費盡苦心找了這麼一個地方跟蒙古人決戰,可不是讓人包圍著打的!

於是就在沈墨在前面“渴飲匈奴血”的時候,後面的那支隊伍就開始牽著馬韁,跟隨著自己的戰馬一起渡河了。

兩個羊皮袋一左一右地拴在騎兵兩側的馬鞍上,給馱著甲冑和兵器的馬匹提供浮力。

而這時計程車兵在拽著馬韁渡河的時候,還要和馬兒保持著合理的距離和位置。因為在水底下蹬踏游泳的馬蹄要是踢到人腿上,一蹄子就可以把人的大腿踢斷!

不過山東軍接受過武裝泅渡訓練,所以這方面的問題並不大。他們神不知鬼不覺渡河的時候,也沒造成什麼傷亡。

……

這條活羅海川,其實就是後世的牡丹江。

在這個深秋季節,河面寬度只有不到四十米。換句話說這五千人渡河之後沿河列陣完畢,當他們舉起鋼臂弩的時候。即便是隔著一條河,鋼臂弩也可以輕鬆自如的為河對面的戰友提供掩護。

而這個時候,由於這條河的原因,那些蒙古人卻既沒有辦法三面包抄,也沒有辦法抄人家後路,他們的側翼襲擾戰術算是徹底完了。

那個蒙古軍大帥孛魯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軍,他一看見對岸敵軍列陣的態勢,就知道他又上了一次惡當,這時候他情緒怎麼能好得起來?

而此時此刻,沈墨從容不迫的帶著自己的五千軍隊。讓前面排列計程車兵手持弓弩,嚴陣以待。而後排的兩千名士兵,則是毫不猶豫的轉身泅渡過河。

就在蒙古人大批衝向山東軍的時候,這兩千戰士卻在對岸那些弓弩的掩護下,從容不迫的向後退走了!

孛魯不用想,就知道下面會發生什麼事。

他要是率軍向前攻擊的話,河水兩岸的八千弓弩手,就會一起向他們衝鋒的蒙古大軍發射弩箭。

然後,當河裡邊另外的兩千人上了岸之後,對面就又會多了兩千弓弩手。

到時候河這邊的三千人,就會再次分出一兩千人渡河……反正隨時隨地,他的部隊都會受到八千支弓弩的射擊!

而對方渡過河岸的人數越多,河這邊山東軍的佔地面積也就越小,自己的軍隊衝過去後,弩箭射擊的密度也就越大!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