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玩意兒要是以現代人的口味看來,說實話,沈墨是很難把它長期當飯吃的。
不過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普通百姓三餐的調料只有一種,那就是鹽。所以這種在沈墨嚐起來濃厚豐腴,甚至油膩得令人髮指的味道,在士兵中箭卻受到了難以想象的歡迎。
其實這個“生存者計劃”遠遠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因為在沈墨即將繼續轉戰的東夏國裡,越往北走越是地廣人稀,軍糧的數量也越難以保證。
況且由於作戰和行軍都是重體力勞動,所以士兵們要是以純糧食作為軍糧,那麼以穀物這種東西的熱量來說,那需要的軍糧數量就實在太多了。
更何況,這些糧食袋子的體積極大,而且在缺乏營養和副食的情況下,糧食的消耗還大得出奇。
所以他們這支遠征軍如果要是不想辦法的話,就得帶上如山如海一般的糧車,在敵國行軍作戰了。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很難保證自己的機動『性』!
所以沈墨早在山東那裡和完顏陳和尚對拼的時候,他就制定了這個生存者計劃。他讓自己的食品部門精心研製了這種高熱量、易儲存、便於運輸的罐頭軍糧。
這樣,山東軍就可以在廣袤的東北大地上任意機動來去。只要士兵在自己馬鞍的鞍袋裡塞上十幾個罐頭,就可以保證在兩三天的時間內,不需要任何軍糧方面的補給。
與此同時,在作戰的緊要時刻,那些裝著雞蛋和濃縮『乳』製品的罐頭,甚至可以拌在馬料中用來餵馬。這樣可以使戰馬在連續作戰衝鋒的時候,不會因為缺乏營養和熱量產生乏力和掉膘的情況。
總而言之,這個計劃雖然在外人看來極其奢靡,甚至到了浪費的程度,但是沈墨卻毫無顧忌。因為這次的東遼東夏之戰實在是太過重要,以至於沈墨已經把銀錢作為一個數字,乾脆忽略不計了。
……
就在沈墨精神百倍的開始籌劃下一步行動的時候,山東軍也在短暫的休整之中恢復到了全盛狀態。於是這支遠征軍再次厲兵秣馬,準備繼續向前!
而此時此刻,位於隆州的東遼皇族,面對的卻是一番悽風冷雨。
隆州就是後世的長春,遼金時期稱這裡為隆州
整個隆州分為黃龍府和白龍府兩座古城。白龍府就是今天的長春。而黃龍府是指後世的長春農安縣。當年岳飛所說的“直搗黃龍”說得就是這裡。
隆州位於東遼的最北方,是東遼面和東夏國交界處最為堅固的一個支撐點。
多年以來由於東夏和東遼互為世仇,戰『亂』不斷。所以隆州聚集了大約四萬的東遼兵馬,實際上整個東遼一半的軍事實力,全都被放在了這裡。
在鹹平城破的那天,東遼太后姚里氏果斷決定從北門撤出鹹平。隨後他們就一路向北逃竄,來到了隆州。
在出城的時候由於過於倉促,姚里氏根本來不及帶上太多的軍隊,只有數百人的王宮衛隊跟著她出了城。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