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南宋第一臥底後期崩了> 第2901章 凜凜燕山夜風急、野火暗夜、狼行千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01章 凜凜燕山夜風急、野火暗夜、狼行千里 (2 / 2)

在他們中間的篝火上掛著一個小鐵鍋,那裡面煮的是幾把麵粉和鹽,同時還有兩把蒙古人大名鼎鼎的野戰乾糧“布勒剌”。

這東西之所以有名,就是因為它是一種極其高效的壓縮乾糧,在蒙古軍隊裡號稱“腰間掛著一頭牛”。

這種“布勒剌”的製作,一定要在冬天開始。因為只有零下二十度以下的溫度,才可以保證製作它的牛肉不會腐敗變質。

蒙古人在宰了牛之後,將所有的紅肉剔下來不帶一點脂肪。他們將這些一塊塊血淋淋拳頭那麼大的生肉掛在外面,讓寒風冷凍風乾。

這個過程通常要長達三年,直到把牛肉曬得只剩下原本的五分之一大小,徹底變成纖維狀態才算完事兒。

之後蒙古婦人會把這些比石塊還硬的風乾牛肉,用木錘錘散,讓它變成一條條麻繩般堅硬而纖細的纖維。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把這些牛肉纖維放在木臼裡將它們杵實。做好後的“布勒剌”體積和重量,只相當於新鮮牛肉的十分之一不到。

牧民將他們裝在牛膀胱裡,變成一個個人頭大小的包裹,就可以帶著它四處征戰了。

據說這種“布勒剌”,一個球裡就可以塞滿一整頭牛的紅肉……當然這肯定是誇張了。

但是蒙軍作戰時,一個這樣的球可以供十個蒙軍連續食用七天,這卻是在歷史上有過明文記載的。

如今的小鐵鍋裡,就被撒下了兩把這樣的“布勒剌”。牛肉纖維在滾水裡會迅速地膨脹泡開,很快就會混合鍋裡面的鹽巴和麵粉,變成一鍋粘稠的肉粥。

這樣的粥,每一個戰士都會分到一碗,再配著他們馬鞍子底下那塊肉糜一起吃,這頓豐盛熱乎的食物,立刻就會讓這些戰士們身上暖烘烘地充滿力量。

說到那塊肉糜,現在已經有些急性子的戰士忙不迭的把它拿出來,放在火上烘烤了。他們的目的倒並不是把這些肉烤熟,而是簡單把它加熱了一下,就立刻從上面撕咬下來向下吞嚥。

這種肉糜是蒙古人行軍時經常吃的食物,他們用的最多的其實是戰死的馬肉。

通常他們會把一塊比手指還厚,像臉盤子那麼大的馬肉裝在羊皮袋子裡,平鋪在馬鞍下面,讓它擠在戰馬後背和馬鞍之間。

這樣的肉在蒙軍坐在馬上,騎行一天之後,裡面的肉質纖維就會被接連不斷的衝擊揉搓得粉碎。而且馬身上的溫度也會像烤爐一樣,將他們弄得半生不熟。

像這樣的肉泥,在蒙軍戰士那裡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它比直接吃生肉要鮮嫩的多。他們食用的時候只要稍稍將它加熱,就可以熱乎乎的咬碎了吃下去。

不要覺得這種吃法比較野蠻,因為在後世曾一度被蒙古人佔據的俄羅斯,居然神奇地將這種蒙軍吃生肉的傳統延續了下來。

當然他們後世並不是用馬匹騎行來加熱,而是直接用刀將它切碎,並拌上各種調料生吃,這種吃法到後來甚至傳到了歐洲。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