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個人追殺兩千?也就他能幹得出來!”
……
其實在剛才楊妙真的戰報中,沈墨也看出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首先就是在敵軍在大舉渡河之後,楊妙真並沒有立刻追上去,她這個做法實際上是非常明智的。
因為楊妙真率領的一萬山東軍,畢竟在人數上居於劣勢。如今山東軍最為強大的優勢,其實還是它的機動性。
如果要是在敵軍剛剛渡河的時候,楊妙真立刻就追上去。那個時候她背靠圖門江,萬一要是碰上敵軍全力向他們殺個回馬槍,到時候山東軍被擠壓在江水和敵軍中間,機動性立刻就會喪失殆盡。
那時的楊妙真就不得不在河灘上列陣而戰,以一萬人對抗四萬人的攻擊……楊妙真其實用不著承擔這麼做帶來的傷亡。
她只要等到對方渡河遠去之後,然後再尾隨渡河,繼續追殺就可以了。
而在這期間,沈墨派給楊妙真的援軍,由王雲峰率領的另外一支萬人隊就可以趕到那裡。
這一次,王雲峰給楊妙真帶去了統帥手令,到時候楊妙真自然會聽命行事。
所以在楊妙真的那邊,所有的情況現在已經處於沈墨的控制下。
至於那位蒲鮮萬奴,他為什麼會在兵敗之際做出了私自潛逃這麼個決定……這件事也早在沈墨的意料之中。
蒲鮮萬奴心裡打的是什麼主意,沈墨的心裡早就清清楚楚!
沈墨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沈獨和他帶領的那三十四個死灰營戰士。
他麾下的這支死灰營,從來都不會問敵軍有多少這樣的問題,他們心裡從來只有一件事,就是敵軍在哪裡!
……
在蒲鮮萬奴率令著王宮衛隊,一路向北潛逃的時候,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跑出去那麼遠。
而且他要是早知道自己會面臨這樣的情況,打死他也不會跟自己的軍隊分開!
接連四日三夜的狂奔,蒲鮮萬奴帶領著自己的衛隊,居然已經越過了胡裡改北面數百里外的阿斯溫山,渡過了佈列亞河,向著更北方向而去。
在這幾天幾夜之間,他已經足足跑出去了一千里!
接連四日三夜不眠不休,把蒲鮮萬奴的這支部隊累得疲乏欲死,他們現在是兩眼含著一泡眼淚,拼死掙扎著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