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毅的精神頓時一震,立馬跪下謝恩,“多謝陛下恩典!”這可真的算是一個恩典了。陛下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給的,這點衛毅明白,當然箬衣自己也努力。不過若是之前他的應答只要有稍稍的偏差,只怕這恩典就飛了。
“可巧,冰河縣朝東去六百裡之地便有一個騎兵營,約莫有二萬八千人。”衛毅抱拳道,“如此便讓箬衣駐紮在那邊可好。雖然條件是苦了一些,不過能歷練到人。東邊有幾個部族與我們的沖突也不斷,箬衣去正好練手了。”
“甚好甚好!”陛下想了一下就欣然同意。
“多謝陛下。”衛毅再度謝恩。皇上叫來了高和全去擬旨,又在新鮮出爐的聖旨上加蓋了大印,這才滿意的看了看這張聖旨。
“對了,你的大公子去了冰河縣半年,吏部上奏,說他將冰河縣的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所以在奏摺裡面大加贊揚,朕也覺得將那孩子放在冰河縣實在有點大材小用了。你看看,朕要是將他調回京城來任用可好啊。”皇上將聖旨交給了高和全,隨後又問道。
“陛下,臣覺得,他們都還年輕,回京來條件是好了,但是還是讓他們在外歷練歷練比較合適。臣倒真是想讓衛燕在外面吃點苦。”衛毅說道。
“你還真是……”陛下一片好意雖然到了衛毅這裡落了空,但是倒沒氣惱,旁人想盡辦法將自己的兒子調入京城為官,衛毅這個耿直的家夥,不愧是武將出身,真是一根筋,還將自己的兒子朝外面送。皇上失笑,隨後點了點頭,“行啊,你既然有了這份心思,朕也不就橫加幹預,朕一會讓吏部看看,給他找個合適的地方,讓他在外面再歷練歷練。”
“多謝陛下,臣替臣的兩個孩子叩謝皇恩浩蕩!”衛毅撩衣跪倒,讓陛下叫人將他扶了起來。
如今蕭晉安協管著吏部,那篇對衛燕大加贊揚的奏摺多半就是出自他的授意了,衛毅懂的。
陛下現在將衛燕的官職讓吏部去看,謝家和蕭晉安都會看在他的面子上多加斟酌,只怕是邊遠的幾個州郡都可以任由衛燕去選了。
當初他將衛燕送離京城,這一步算是走對了。若在京城裡面,難免陷入奪嫡之爭,到時候各方勢力壓下來,反而沒有什麼建樹。只有讓衛燕遠離京城,到艱苦的地方去,才能做出成績來。
不得不說冰河縣還真是衛家的一塊福地!
箬衣來信叫自己當心蕭子雅,這件事情,衛毅在陛下面前覺得還是不要透露了。
兒子不在眼前,這些日子,衛毅也想了頗多,他戎馬半生了,已經將武將做到了極致,再朝下還有什麼追求?鎮國公之後就是封王了,難不成他真的要留在京城繼續賣命,博一個王爵回來嗎?
封王哪裡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按照陛下現在的想法,撤藩都來不及,又怎麼會再給自己找一個添堵的王出來。
所以他這官也是做到頂級了的。
然後呢?
衛箬衣積極找退路的事情,讓衛毅真的深受觸動,如今陛下已經開始拿謝家下手了,表面上看,似乎他是贏了謝家,可實際上呢。
唇亡齒寒,謝衛兩家本就一直坐在翹翹板的兩端,一方跌入谷底,毀滅殆盡,那另外一方也會從高處跌落,摔一個粉身碎骨。
即便現在陛下對衛家還算是十分的看重,衛燕的官賜著,衛箬衣的要求答應著兌現著,可君王的心思能保證一直都這樣嗎?
衛家身為武將,手裡握著京畿防務,又有大梁朝將近三分之一的兵馬在手,不管將來哪一位皇子上位成功,衛家都是他的一塊心病。
沒有了謝家牽制,衛家是在那個位置上的人第一個要著手除去的。
以前衛毅只覺得自己在外面打仗,保衛疆土,替大梁和衛家立下赫赫戰功,憑著這些,再加上謝家的平衡,衛家會一直處在不敗之地,可是這世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謝家人有多風光,出了皇後,有皇子扶持著,文官之首,陛下眼前的紅人,現在呢?所以他們這些人的命,說到底,還是掌控在這個看起來病泱泱坐在那邊不能挪動的人手裡。
他高興了,大家跟著他吃肉,他不高興了,想要遏制誰,簡直是太容易了。
衛毅從陛下寢宮出來,一路上並沒有因為箬衣和衛燕得了陛下的賞賜而感覺到喜悅,反而更是心事重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