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分水嶺陣地上,令飛揚帶著二萬戰士,分別守住了分水嶺的東西兩側。
戰士們的頭髮都被熱浪烤焦了,也沒有後退一步!
……
同時伏龍嶺西側的山嶺上,楊妙真麾下部將馬英也在調集部隊修築工事,將步槍對準了山下的鐵木真大軍。同時武王董偉則是面向西方,堵住了察合臺的攻擊。
由於西面的山坡上植被稀疏,正好可以發揮步槍子彈的優勢射程和擲彈筒的面殺傷效能,所以察合臺已經被打得連連後退。
雖然這位皇子知道,自己的父汗就在山頂後方,所以他拼命地催促部隊向上強攻。可是暴雨般的子彈,還是將他們無情的一次次掃下了山坡。
此刻在西面的山頂上,楊妙真的望遠鏡正指向南方。
遠方塵土飛揚,一支大軍正拉開了一張大網,兜在鐵木真大隊的身後,向著這邊兜截過來。
一看到那面迎風烈烈飄揚的天罡北斗旗,楊妙真的心中就止不住的顫動起來。
“沈郎來了,鐵木真已經是無路可逃!”
……
這時的沈墨正在策馬向前狂奔。他身邊的五萬將士也向兩翼散開,漸漸封堵住了伏龍嶺的“八”字形開口。
雖然沈墨早有預料,但這次作戰卻是變數極多。真正把戰場弄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最關鍵的兩個人,就是鐵木真和陸無懼。
從沈墨的角度出發,他在燕山防線那邊得知鐵木真位置的時候。就準確的分析出,這是鐵木真的誘敵之策。
這位大汗有勇有謀,智力超群,這一點沈墨的心裡很清楚,當然絕不會低估他。真正引起沈墨懷疑的,實際上是送到他手上的情報。
並非是情報有誤,而是這樣的情報,居然同時出現了兩份!
……
當時的沈墨還對部將說,這兩份情報正好可以相互驗證,就能說明鐵木真的位置確實是準確無誤。
但與此同時,沈墨的心裡卻是清清楚楚,因為鐵木真的智慧和他多年對情報方面的重視。在臨敵之際,沈墨卻同時從兩個渠道,得知出了鐵木真位置的訊息……這是不是太巧合了?
用趙若愚的話來說,就是越到關鍵時刻,越不能輕易的相信任何一個機會,所以當時沈墨面臨的情形正好就是如此。
沈墨在得到情報的當天晚上沉思了一夜,那時在他的心中,就已經讀懂了鐵木真的謀算。
那位草原上的大汗和沈墨為敵多年,當然知道沈墨這位大宋元首的性格。同時鐵木真也一定知道在沈墨的心裡,他這位成吉思汗,才是龐大蒙軍的唯一弱點。
所以鐵木真就把自己停留的位置設在了龍門山,有意把這個弱點,放在了沈墨的眼皮底下!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