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彈指之間已是一九九三年春。我已經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大小夥子了,紅毛比我小一歲,二十二歲零三個月。
這天我們倆又接到蔡爺佈置的一項新任務,去寧夏六盤山尋找成吉思汗的墓穴。
六盤山位於寧夏、甘肅、陝西交界地帶,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必經之地。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時曾在六盤山修生養息,整肅軍隊,後病逝於此。據說成吉思汗就葬在六盤山,具體位置還有待考察。
這次的任務蔡爺只派了我倆去,並給我們重新置辦了一套新的裝備,還配備了炸藥,燃料,兩把沙漠之鷹等。
沙漠之鷹威力很大,是大口徑手槍,有瞄準裝置,一次能裝九發子彈,就是後坐力大,一般人還使用不了。
我和紅毛收拾好行裝以後,就去向先生、龍叔、龍嬸他們告別。臨走時,龍嬸抹著眼淚,千叮嚀萬囑咐要我們當心,注意安全,吃好睡好,並偷偷的塞給我幾斤自己煮的牛肉。我心內不由泛起一陣陣的酸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知道這樣玩命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什麼時候才能和親人們無憂無慮的共享天倫之樂。
我眼裡閃著淚花,給了龍嬸一個熊抱,然後就和紅毛揹著揹包頭也不回的大步離去。當時,我連回頭的勇氣都沒有,我怕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怕龍嬸的眼淚……
中午時分,我倆坐上了去寧夏的火車,長途漫漫,我竟一點都提不起興致來,百無聊賴的昏昏欲睡。
紅毛到是興致很高,和一個自稱是寧夏隆德縣的一個村民劉某相談甚歡。兩人海闊天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六盤山。那劉某對六盤山簡直是如數家珍,每一個地方都描述的很是細緻,就像那六盤山是他家的後花園一樣,他吐沫星子亂飛,手舞足蹈,說的繪聲繪色,不由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正在講述一個關於六盤山的古老傳說:“相傳在古時候這六盤山下有一座廟,廟裡有個叫休遠的老和尚,老和尚常年唸經以求正果。山上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山下廟旁邊有一個小村莊叫和尚鋪。
一天早上,老和尚到小溪邊提水,看到一隻鹿在溪邊飲水。那隻鹿一看到老和尚撒腿就跑,但是這隻鹿很是奇怪,它見老和尚沒有追過來,就昂首向老和尚示意,老和尚很是奇怪,就尾隨其後。那隻鹿走走停停,好像在等候他追上來。老和尚跑它就跑,老和尚停它就停,就這樣老和尚追了好長時間,不知不覺的就已經登上了山頂。
當老和尚回頭觀望時,他頓時被四周如詩如畫的美景所迷惑,他感慨不已,古時候鹿是吉祥之物,鹿同六和陸同音,象徵長壽厚祿。那老和尚就私下認為這山頂是一處寶地,他死後就由他的弟子將他葬在了山頂。這個故事傳開以後,人們就把這座山稱為鹿攀山,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六盤山。”
聽到這裡,我的思緒似乎越飄越遠,飄到了那座風景如畫的山上,飄到了那個小山村裡。故事很是動聽,這些古老的傳說也是有一定的根據性的,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有時候也能成為某些事的依據。
我和紅毛一路跋涉終於來到了六盤山腳下的和尚鋪。這是一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背後是層巒疊嶂的翠山,前面是一條蜿蜒曲折的溪流。
村裡大多是一些土胚房,甚至還有茅舍,看來這裡的村民並不是很富有。村子的東面有一座廟,那座廟不是很大,看樣式應該有些年頭了,門樓上三個大字福祿寺,大門上的紅漆剝落了不少,裡面時不時還傳出和尚們的唸經聲和木魚的敲擊聲。
我倆決定先到廟裡面看看,穿過高門樓,先看到一座大銅鼎,經過一重院落,登上數層階梯來到了大雄寶殿,大殿裡供奉著釋迦三尊,正中是教化眾生的釋迦摩尼佛,左邊是以智慧文明的文殊菩薩,右邊是以大行聞名的普賢菩薩,三者合稱釋迦摩尼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