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對此十分著急,便召叢集臣,讓他們想出解決的辦法。群臣眾說紛紜,可都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主意。
最後,隋文帝一拍腦袋:既然盜賊是為了財物,那就釜底抽薪,出臺一個政策鼓勵人人舉報盜賊,讓他們無所遁形。
於是隋文帝下令:“凡是知曉、發現盜賊,進行舉報的,就將盜賊的家產沒收,賞賜給舉報人。”
一開始,效果非常不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多數盜賊都被揪了出來,治安很快穩定下來。
可時間不長,有心術不正的無賴之徒,發現這是一條發家致富的路子。因此臭味相投的無賴,便相互勾結,三五成群,在富家子弟經常出入的地方,擺放一些值錢之物,待富家子弟撿起後,便將其扭送官府,說他們盜竊財物。
因為這些人都是團伙作案,相互作偽證。人證物證懼在,告到官府那裡後,這些無賴便索要富家子弟的家產作為告發盜賊的獎賞。
楊安上任一個多月後,便遇上了一件讓他十分頭疼的案子。
這天他本來是要到船場去視察的,卻在出發前,屬下告知,有人到總管府舉報盜竊財物。
楊安只得取消計劃,讓下屬將舉報之人,帶到衙門,升堂辦案。
升堂後,楊安見舉報的是一年輕人,而被告是一中年人。
楊安仔細打量堂下兩人,舉報的年輕人穿著粗布衣服身板粗壯,而中年人身著絲綢,服飾散亂,明顯有過扭打掙扎。
“原告何人?抱上名來!”楊安坐在公堂之上,第一次體驗到父母官的威嚴。
“回稟大老爺,小人孫連三。”
“所告何事?”
“小人要告發這人盜竊小人財物。”
“大老爺,冤枉啊……”還沒等楊安問話,中年人便激動著喊冤。
“啪”的一聲,楊安一拍驚堂木,“本官還沒有問你,休得開口。”
隨後楊安看向孫連三,“你將事情仔細說來,若有隱瞞欺騙,本官定不饒你。”
“回稟大老爺,小人今日行走在路上,”孫連三向著中年人一指,“和他擦肩而過的時候,被撞了一下,然後準備買東西的時候,才發現銀子不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人當時就懷疑是被他偷的,所以叫了兩個好友,在街上找他,誰知還真巧,這賊沒走遠,當場就把他給抓住了。”
“隨後,我們在他身上搜到了裝銀子的錢袋。他還不肯承認,我們就把他扭送到大老爺您這兒來了。”
楊安聽完,看向中年人,“輪到你說。”
“回稟大老爺,小人錢文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