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楊母和珠兒,落得個清淨。
珠兒只覺得苦盡甘來,楊公子終究沒有負他,流下喜悅的淚水。
楊母便拉著珠兒的手,兩人慢慢談心。
楊母和珠兒在家中談心的時候,楊安已經帶著人到了縣衙大門口。
早有人入內報知,一人身穿青色官服迎了出來。
在驗過楊安的官印和令牌後,來人自我介紹說是本地的錢縣令,隨後將楊安請入院內,奉上茶水熱情招待。
楊安一問,崔縣尉卻不在縣內,說是因為家中鬧矛盾,回家處理家庭糾紛去了。
仔細一問得知,原來是崔縣尉娶了老婆之後,又娶了幾房小妾,前面幾房小妾好歹與正妻年齡相差不大,也無法爭寵,還算尊重正妻。
只是兩年前,崔縣尉又娶了一房小妾,仗著自己年輕貌美正得寵,不把崔縣尉的正妻放在眼裡。
正妻自然對這新娶的小妾越看越不順眼,兩人經常為一點小事鬧得雞飛狗跳,讓崔縣尉成天焦頭爛額。
楊安聽得好笑,崔家還真是父子多情,一脈相傳。
可跟著楊安就想到一個問題,這對父子,妻妾成群,他們養得起嗎?
要是養得起,他們又是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銀子?
想到這點,楊安不由得嚴肅起來。
就在楊安懷疑崔縣尉的銀子來路不正的時候,縣衙門口一陣擊鼓聲傳來。
“擊鼓鳴冤?”楊安看向錢縣令。
“不過是一個瘋婆子罷了,隔三差五地都要來鬧一次。”
錢縣令不以為意地笑笑,跟著衝院內喊道,“常有德,還不趕緊把那瘋婆子趕走!”
常有德應了一聲,便要去縣衙門口,卻被楊安喊住了。
“慢!”楊安站了起來,“錢縣令,既然有人喊冤,楊某理當去看一看。”
錢縣令臉上堆起笑容,“楊大人,一個瘋婆子而已,一回兒她自己就走了。”
“常有德,”錢縣令有意無意中攔住楊安去路,一邊連使眼色,“還不快去!”
心知此事定有蹊蹺,楊安一把將錢縣令撥到一邊,朝縣衙門口走去。
走到縣衙門口,楊安便看見一位與母親年紀一般的婦女,正雙手抓緊鼓槌,用力地敲打在鼓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