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給你們一點提示吧。”
“之前我給你們說過,楊勇和楊廣的父親,隨文帝,在他的統治時期,誕生了‘開皇之治’,可以說是一個英明的皇帝。但同時,隋文帝也是一個狠辣多疑的皇帝。”
“隋文帝的帝位,是透過陰謀篡位得來的,由於他的多疑,他隨時提防著別人向他學習,也來陰謀篡位……。”
“我知道了!”楊老師剛說完,一名女學生舉手。
“我也知道了!”那名調皮的學生舉手。
與此同時,還有其他學生也先後舉手。
“你說。”老師隨意點了一名學生。
“楊廣成為太子後,之所以什麼事都不做,是為了消除隋文帝的疑心,以免功高震主,顯得太能幹,讓隋文帝懷疑他要陰謀篡位,殺死老子早登皇位。”
“好,回答完全正確。”楊老師讚許地點頭,示意這名同學坐下。
“接著我要提問下一個問題,用十四個字回答,”
“太子之爭,楊勇失敗,楊廣勝利,是因為什麼?”楊老師忽然意味深長地笑著提問。
“不是楊勇太無能,而是楊廣太狡猾。”
臺下異口同聲地整齊回答,頓時又是一陣歡笑聲。
“好,非常好。”楊老師對學生們的默契很是滿意。
“楊老師,我有問題。”殘餘的笑聲中,響起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是那名調皮的男生。之前沒有讓他回答,他似乎有點不甘心。
“好,你問。”楊老師讚許地看向男生。
他喜歡敢於提問、敢於回答的學生,即使問得不好,回答錯了。如果學生都能全部回答正確,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楊老師,如果不是楊廣即位,而是楊勇登上皇位,隋朝是不是能活得更久?”
“還有,楊老師如果您回到隋朝,您是願意教楊勇,還是願意教楊廣,還是願意教其他皇子,然後教出來一個好皇帝?”
“好,”楊老師差點就衝這名學生豎起大拇指,“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其實歷史看多了,我常常也會把自己代入到歷史當中,”
“經常想,如果我是某個歷史當中的人物,在同樣的情形下,我會怎麼做?”
“就比如在當時的隋朝,如果我是楊勇,又或者是楊廣,我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