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我太子之師> 第108章 楊素很鬱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8章 楊素很鬱悶 (2 / 3)

因為採取了正確的決策,得到了老天的諒解,黎民百姓從而得救。

隋文帝也因此更加受到百姓們的愛戴和擁護。

雖然開倉放糧,最大的功臣是楊安,具體執行的是太子和宰相高穎,

但是這筆功勞,百姓們可都記在隋文帝頭上。

不僅僅是老百姓們,朝中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們,也紛紛結合隋文帝開倉放糧的豐功偉業,歌功頌德,極盡拍馬之事。

於是封禪之事,被再次提了出來。

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

封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

禪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

封禪的目的,是在泰山頂上築圓壇以報天之功,在泰山腳下的小丘之上築方壇以報地之功。

早在戰國時代,齊魯有些儒士認為五嶽中泰山為最高,帝王應到泰山祭祀。此後的秦始皇、漢武帝等都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

早在開皇九年,平陳戰爭取得勝利,南北統一之時,朝中大臣便紛紛敦請文帝登封泰山,以告成功,隋文帝下詔謙稱“薄德”而不許。

而此次開倉放糧,隋文帝再一次受到老百姓的愛戴,群臣趁機再次上表,請隋文帝封禪。

楊安和太子也呈上奏章,請隋文帝封禪。

隋文帝卻推辭道:“此事體大,朕何德以堪之?”隨後將群臣的奏章駁回。

楊安早料到隋文帝會有此舉,早有安排。

於是,在太子的帶領下,群臣再次請封。

“太子帥百官抗表,固請封禪。”

在太子和百官的堅持下,最終隋文帝下詔,於明年東巡泰山。

幾日之後,隋文帝再次下詔,定於明年正月中旬東巡泰山,令負責禮儀的官員草擬儀式,並讓太子負責前期準備工作。

雖然禮儀有專人負責,但是封禪的其它準備工作,可一點都不簡單。

能讓太子負責這項工作,充分說明了隋文帝對太子的信任。

泰山封禪過後,又過了幾個月的功夫,隋文帝再次收到了一個好訊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