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我太子之師> 第105章 考核制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5章 考核制度 (3 / 3)

在聽太子說到錢壽安自殺之後,隋文帝連嘆可惜,說實在是便宜他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後,太子又說了沿路看到的災民們的悽慘狀況。

隋文帝聽得眼淚滾滾而下,當即說從今日起,自己要帶頭節約,並在一個月內不喝酒吃肉。

說完這些情況後,太子也將如何預防和減少貪汙腐敗的六項措施提了出來。

太子此前早已將這六項措施爛熟於心,向隋文帝說起時有條有理,頭頭是道。

隋文帝本來皺著的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來。

開皇十四年年底,隋文帝針對如何預防和減少貪腐現象,在原有的“刺史制度”上,制定了一項新的考核制度。

這個考核制度,專門用來考核大隋朝的所有官員。

而考核的基本原則,正是賞罰分明。

此前的刺史制度,是在各州設立一名刺史,以監察當地官員。

但因為刺史長期居住各州,極有可能和當地官員沆瀣一氣。

而隋文帝建立的賞罰分明的考核制度,則可以很好地避免這個弊端。

正如楊安給太子分析過的一樣:貪是人的本性。

不論是何種渠道上來的官員,只要他是個人,他就有貪慾。

但道德高尚的官員,他會守住清正廉明的底線,控制住自己的貪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而道德低下的官員,則被貪慾吞噬擊潰,越來越腐化墮落。

隋文帝在考核制度中規定,地方刺史每年到京城述職,根據政績決定賞罰。

平時還不定期派出檢察官到地方尋訪,地方官一旦被查出貪汙腐敗,立即賜死。

這是罰的方面,而有罰就有賞。

對於清正廉明的官員,隋文帝則根據其考核政績,加以重用,並且毫不吝嗇,賞賜大量布帛綢緞銀兩。

儘管自己提出的建議,透過太子轉交之後,得到了隋文帝的重視並採納。但楊安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因為他此前提出的開倉放糧的建議,雖然得到了隋文帝的採納,但此時的效果仍然還不明顯。

楊安擔心,如果關中大旱持續個一兩年,開倉放糧的效果,便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到時候,天象仍然沒有好轉,隋文帝會認為自己受到了太子和楊安的愚弄。

喜歡我為太子師請大家收藏:()我為太子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