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我太子之師> 第五十九章 盜竊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 盜竊案 (1 / 3)

作為信州總管府最高行政官員,楊安不僅管理軍事,還要管理民事。

雖然隋文帝將楊安派來此地的主要目的,是造船和訓練水軍,做好伐陳前的準備工作。

但民事同樣不能輕視,否則軍事工作做得再好,民事上一塌糊塗,同樣是失職。

在軍事上面,楊安以威為主,寬嚴相濟。所謂“慈不帶兵”,當將軍就要令行禁止,不能婆婆媽媽。

在民事上面,則以慈為主。地方官又被稱為父母官,要愛民如子。

這也是楊安從歷史中學到的經驗教訓。

古往今來,百姓對將軍和地方官的期望大不相同。

對將軍,百姓們希望勇猛善戰,保衛家園。對地方官,百姓們則希望清正廉潔、造福一方。

楊安希望自己不僅僅是一名合格的將軍,更是一名合格的父母官。

一名合格的將軍,多數情況下不是一名合格的父母官,隋朝之初的歷史,就是明鑑。

大隋建國之初,隋文帝為了表彰有功之臣,多用升官來作為獎賞。很多軍官因為軍功赫赫,當上了地方官。

時間不長,便暴露出了種種弊端:大多數將軍打起仗來頭頭是道,升任地方官後,仍然還要將治理軍隊那一套用在管理地方上面,就非常不合時宜。

最典型的,就是有一個叫燕榮的將軍,性格剛毅,武藝高強,帶軍有方、屢戰屢勝。後來因為戰功當上了幽州總管。

燕榮上任之後,驕傲自滿,仍然用管理軍隊的那一套辦法來對付屬下和地方百姓,甚至任意妄為,無法無天。

有一次,燕榮巡行屬地的時候,看到路邊的荊條,順手就扯下來一根,要試試打人效果如何。

跟著燕榮的下屬這下倒黴了,被他拉過來就打,屬下連喊冤枉,說自己沒有犯錯,為何打他?

燕榮不以為然:“我先打著,記在賬上,下次你再犯錯就免了。”

下屬一聽,這打人還有預支的?可是人家官大,他不敢反駁,沒辦法,忍著吧。

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天,這下屬真的犯錯了,燕榮拉過來,拿起荊條又要打。下屬趕忙提醒,“您前幾天不是說先打了我,等我再犯錯,就不用打了嗎?”

燕榮眼睛一瞪:“你沒犯錯尚且都打了,更何況犯錯?給我狠狠地打!”

燕榮對自己的下屬都這樣,對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在對地方的治理上,燕榮胡作非為。他每次巡行,只要看見漂亮姑娘、媳婦,就跑到別人的家裡非禮,生活作風極度放蕩。

這樣的父母官,不可能受到百姓的愛戴。所以隋文帝得知情況後,將燕榮法辦,逐漸取消用官職來獎賞功臣的辦法。

隋朝之初,法律也不夠完善。

建國初年,國內盜賊盛行,擾亂社會治安,劫掠民眾財物,已經危害到了國家政權的穩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