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都是壞事,做了影響不好。
但是那些好事,比如說到外面體察民情,順便處理幾個漁肉百姓的惡霸地主,這種事能不能做?
也不能做。
因為若是做了,隋文帝就會懷疑:你是不是沽名釣譽?是不是急著接班?
所以做好事也不行。
最後商議得出的結果,楊安和太子達成共識,最好什麼都不做。
當然事非絕對,這得在把握皇帝心思的前提下,你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你得揣摩隋文帝的心思,知道皇帝的真正想法是什麼?
比如皇帝讓你辦一件事,目的是要看看你有沒有能力。
那你當然要答應,而且要盡心盡力,辦得讓皇帝滿意。如果你不答應,皇帝就會認為你貪圖安逸,好吃懶做,沒有能力。
同樣是皇帝讓你辦一件事,目的卻是要看看你有沒有藉此機會沽名釣譽。那你當然要盡力推掉,就算萬不得已被逼著去辦,也要儘量低調,不可出風頭。
只要是可能出風頭的事,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不能去做。
但是能讓隋文帝開心,讓獨孤皇后滿意的事,則儘量多去做。
針對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喜好,楊安給太子開了個藥方:
一,學習隋文帝艱苦樸素的作風,將東宮重新佈置一遍,所有裝飾簡潔樸素,一除奢侈之風;
二,低調做人,著重表現在對待隋文帝和獨孤皇后身邊的太監、宮女,只要是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派的人到東宮,太子夫妻一定提前站在門口恭迎,並好酒好菜招待,走時還送上厚禮;
三、向隋文帝夫妻學習,貫徹一夫一妻制,決不再找小三;
四、奉行孝道,以孝為先,太子和太子妃定期到仁壽宮給父皇母后問安,並帶上自己親手煲的養身駐顏湯。
楊安穿越過來的第一個月,由於阻止百官覲見太子,及除掉太子寵愛的四名大美女,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對太子的看法已大為改觀。
三個月後,隋文帝對楊勇的表現越來越滿意,獨孤皇后見到太子後也不再臉現怒色,而是稱心如意。
尤其是三個月後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子妃懷上了龍孫,這讓獨孤皇后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