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治理貪汙腐敗刻不容緩。
但既然是治理貪汙腐敗,就必然要除掉一些貪官汙吏。
朝廷的官吏,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除掉這些貪官汙吏後,又如何補充新的血液?
楊安藉機提出選拔人才的新觀念。
在奏章中,楊安以太子的口吻提出,透過此次視察,還發現了基層小吏中,有一些可造之才,可堪大用。
而朝廷的科舉制度,無法發現這樣的人才。
因為隋朝的科舉制度,考生並非自由報考,而是由各州刺史推薦。
各州每年也只是選派三人,到中央參加一年一度的考試。
因為名額僅僅只有三人,而且還需各州刺史推薦,極有可能造成人才沒有被發現。
所以楊安同時在奏章裡提出建議,希望隋文帝放開科舉制度,讓考生可自由報考。
楊安將這些自己所能想到的內容,都以太子的口吻,寫在了奏章之上。
他不僅僅希望隋文帝在看到這些奏章之後,對太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
同時也希望,能將這些措施真正地貫徹下去,對朝廷有利,對百姓有益。
這樣的事,他願意做得越多越好。
做得越多,大隋的基業越穩定,太子之位也會更加牢固。
大隋,應該能走得更遠。
寫好奏章之後,楊安將奏章交給了太子,讓太子熟悉上面的內容。
如果太子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他可以馬上解釋給太子聽。
太子對楊安的奏章很滿意。
對於上面的內容,因為之前楊安也都和太子探討商議過,所以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又過了一日之後,三人打馬上了回京城的大道。
喜歡我為太子師請大家收藏:()我為太子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