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崔縣尉關進大牢的同時,楊安也命人將崔公子放了出來。
因為崔公子畢竟沒有實質性的犯罪,頂多也只是仗勢欺人。
而其父被關進大牢後,崔公子已經失去了仗勢欺人的基礎。
聽趙七說,崔公子剛被放出來時還挺猖狂,以為是他父親動用手中權力的結果。
可等他進入縣衙,看到端坐在上的是楊安,頓時傻眼了。
趙氏早已被楊安派人送回家中,畢竟在盜賊誣告案上,她立了大功。
只不知,等崔公子與其母相見,得知家中所發生的變故後,他會作何感想?
那些他娶來的小妾,會不會因為他現在既無權也無勢,紛紛舍他而去?
楊安已經無暇顧及到這些,為了誣告盜賊案,他已經耽誤了兩天時間。
將善後之事交給錢縣令之後,楊安打算一回京城,立即將這兩件盜賊案寫成奏章,再次向隋文帝上諫。
楊安進入縣城的時候,悄無生息,走的時候,卻大張旗鼓。
因為得知楊安的真實身份後,珠兒家幾個長舌的姑母舅媽,早已將此事宣傳得街坊鄰居,人盡皆知。
再加上因為審理兩件誣告案,百姓們對“楊青天”慕名而來,以一睹“楊青天”的真容為榮。
所以走的這天,楊安不得不讓趙七和東宮侍衛前面開道,自己坐在高頭大馬之上,讓母親、珠兒、春桃以及幾個服侍的下人坐在馬車之上,在前呼後擁之下上路。
此前的老住宅,以及珠兒家的住宅,楊安已經抓緊時間進行了處理。
至於珠兒的親戚,楊安一個都沒帶,這讓一眾親戚,尤其是珠兒的姑媽、舅媽很是失望。
回到京城後,楊安按照皇帝的旨意,就近選了一個吉日,在少師府舉辦了婚禮。
婚禮這天,雖然隋文帝與獨孤皇后沒有到場,卻專門派人向楊安表示了祝賀。
而太子和太子妃則送上了一分厚禮,一隻足有半尺高的隋圓形玻璃瓶。
這玻璃瓶的造型極為罕見,從上往下看,瓶口和腹部都是橢圓形的,而且瓶壁很薄,楊安甚至擔心一不小心就會碰碎。
但事實證明,這玻璃瓶的硬度超乎他的想象,他遞給珠兒的時候不小心掉在地上,居然沒碎。
珠兒對這件寶物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追問之下,才得知是用吹製法製成,對這隻玻璃瓶愛不釋手。
因為楊安此時身居高位,朝中官員多數都送來賀禮,有楊安此前打過交道,有一定了解的官員,但也有一些早有耳聞,只是面熟的官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