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師會不會言重了?”太子仍然不太相信,
“如果真的發生此事,本宮相信父皇,一定會派人查明真相,還本宮一個清白。”
楊安苦笑,太子還是把事情考慮得太簡單了。
他只得進一步給太子詳細分析利害。
家醜不可外揚,普通老百姓都懂,更別提皇上了。
皇宮內發生的不好的事情,皇上一般都會封鎖訊息,避免流傳民間。
怎麼封鎖訊息?通常是當做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很少會派人去查出真相,就算要查,也是暗中查訪。查出結果後,也是暗中處理,越少人知道越好。
晉王一旦在東宮家宴上出事,不論是楊廣有意要陷害太子,還是太子要謀害楊廣,隋文帝顧及皇家顏面,都不會去查。
但是太子的嫌疑更大,理由如下:
其一太子和晉王一向不和,突然邀請晉王赴宴,一定是別有用心;
其二晉王剛剛立下戰功,太子因嫉生恨,有謀害動機;
其三晉王是在東宮出事,最大的嫌疑便是太子;
其四晉王出了意外而太子安然無恙,如果太子是被陷害物件,為什麼太子沒事,反而是晉王有事?
其五……
楊安如此這番給太子分析了一遍,著重分析其中的利害關係。
聽完楊安的分析後,太子的臉色也開始凝重起來,
“多謝少師提醒,終究是本宮唐突了。”
楊安看得出來,太子已經有了懊悔之意。
“只是本宮已經和楊廣定下明日家宴時間,”太子臉現難色,
“此時再告知取消家宴,未免不妥,甚至落人把柄,被楊廣嘲笑言而無信。”
楊安沒有想到,太子在此刻這般重要的事情上還會顧及到顏面問題。
按他的想法可以隨便找個藉口就能回絕楊廣,比如自己身體不舒服拉肚子,或者廚師家中有急事,又或者自己忽然有事要辦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理由。
可是太子在這件事上,顯然不想這樣處理,免得楊廣認為他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