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悶的不止是楊素,還有楊素的弟弟楊約。
楊素雖然治軍嚴格,帶兵有方,但僅僅靠這些並不能做到百戰百勝。
打仗不僅靠勇,還得有謀。
而楊素性格粗疏,謀略並不十分出色。
之所以能夠百戰百勝,便是依靠他有一個出色的謀士。
而這個謀士,正是他的弟弟楊約。
楊素和楊約,倆兄弟倆的感情十分深厚。
楊約小時候十分淘氣,有一次爬樹時不小心從樹上摔了下來,摔成了宦官,從此對美色便徹底免疫。
楊素身為兄長,因為對弟弟照顧不周造成終生遺憾,也因此一直心懷愧疚。
所以楊素不管做什麼事,都把楊約帶在身邊,兄弟倆有福同享。
楊約不願意在兄長的家裡吃閒飯,總想著要做點什麼事。
楊素遇到難題時,也經常會找楊約商量,並漸漸發現了他這個弟弟在謀略方面的天賦:
因為身體上的缺陷,楊約養成了為人陰鷙的性格,智力發麵,也得到了超出於常人的發育,再加上心思縝密,所以楊約提出的謀略總是出人意料,格外見效。
楊素本來是個驕傲自大的人,很難瞧得起誰,可是對他的弟弟,卻一向言聽計從。
楊約在楊素這裡,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跟著楊素,除了美色不能享受之外,該享受的,他也都享受到了,而且因為楊素當宰相時候的推薦,他還當上了大理寺少卿。
可是眼下,看著兄長悶悶不樂,楊約心情也不好受。
因為他深知,兄長一向瀟灑。
此前因為和老婆吵架,說出大逆不道的話來,後被老婆舉報因此獲罪免官,楊素也沒有像現在這麼鬱悶過。
可眼下,僅僅是從宰相變成了御史大夫,便因此而情緒大變,這其中必有原因。
楊約細問之下,很快得知,此次官位變遷,是因為楊素敏銳地感覺到了皇帝和皇后對他態度上的改變。
以前儘管被免官,可是隋文帝對他仍然十分重視,並允許他進宮參與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