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沉吟片刻,遲疑道,“既然父皇不願意開倉放糧,”
“本宮是否應該站在父皇一邊,反對開倉放糧?”
“太子殿如果真的這樣選擇,也是人之常情。”楊安表示理解。
很顯然,站在隋文帝一邊,便是摸準了皇帝的心思,順勢而為,更有可能事半功倍。
但楊安並不想這麼做。
他覺得,作為一個具有更開闊視野的後世有良知的人,他必須在這件事上要有所作為。
“如此說來,”太子仍然有所猶豫,“少師也贊成父皇寧願捨棄百姓,也不捨得糧食?”
看得出來,太子懷有寬仁之心,十分同情受災的百姓。
“非也,”楊安果斷道。
“下官所言,只是陛下目前的顧慮。”
“正是由於這些顧慮,所以陛下一直拿不定主意。”
“而太子殿下要做的,就是打消陛下的所有顧慮。”
“如此,陛下才能最終下定決心,開倉放糧。”
“原來少師也贊成開倉放糧,”太子臉上露出喜色,“本宮終於放心了。”
“可是要想徹底打消陛下的顧慮,並非易事。”楊安鄭重道,“這些顧慮終究只是下官的猜測。”
“少師,就算不能打消父皇的顧慮,”太子堅定到,“父皇最終決定不開倉放糧,”
“本宮也絕不後悔。”
“好!”楊安讚許道:“下官這就寫一份奏章。”
太子當即讓人拿來紙和筆,兩人一邊商議,一邊寫出了一本奏章。
奏章以太子的名義,主旨是建議父皇開倉放糧。
為了打消隋文帝的顧慮,奏章從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一是天象異變方面,天象異變預兆百姓慘死,而關中大旱如果處理得當,便能減少百姓死亡。
而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則是最好的處置措施。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災民被救,則君主有德,朝政得當。
喜歡我為太子師請大家收藏:()我為太子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