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室外做事情有一個壞處,天氣熱了蚊蟲出來了,呆久了會被蟲子咬。呦呦就想了一個辦法,她在譚家的書房裡找到一本名為《民間百草典》的書,裡面介紹了上百種民間常見的草藥,甚至有些看起來像是蘭草的東西都有藥用作用。
這本書有圖有文字,非常淺顯易懂。呦呦從書裡找到幾種草藥去附近藥房買來分裝在荷包裡,家中一人一個,這樣就能避免蚊蟲叮咬啦。只不過荷包裡的草藥有個期限,七到十天就要換一次,好在這些東西都是常見的,並不貴,一個銅板能買一袋子。
這天一早,呦呦從譚氏的錢匣子裡抓了一把銅板,跟譚麗娘說了一聲就出去了。防蚊蟲的草藥已經快要用完了,得多買一些,還要買一些菊花枸杞黃芪麥冬之類的回來泡水喝,既能清肝名目,又能養顏美容,對身體還好。
也幸虧這裡的人還沒有什麼養生的概念,看見譚家一包包的草藥往回買,只以為他們家有人生病,並沒有多想。
呦呦兜裡揣著銅板,一路哼著歌走到離家不遠的一家杏林春、藥房,這家杏林春是縣城那家最大的杏林春的分店,聽說他們家在每個集鎮都有一家分店。
“小二哥,上次的藥草在給我來兩副。”八歲的呦呦站在藥房裡,個頭和櫃檯一般高,要想看到裡面的人,只好踮著腳扒住櫃檯邊沿,“枸杞多來一些,還有菊花,黃芪麥冬還是老樣子。”
“好嘞!”小二哥痛快地答應著,“小妹妹你先坐,我這兒一會兒才好。”譚家是常客,聽說掌櫃的以前譚家當家的還有交情,小二哥對呦呦十分熱情,還拿出了藥房自制的山楂糖請她吃。
呦呦坐在椅子上捏著一根山楂糖,問正在抓藥稱重的小二哥最近鎮裡面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沒有。呦呦每次來都跟小二哥打聽些八卦,然後回家說給譚麗娘和陶陶聽,來豐富他們枯燥無聊的日常生活。多數時候都是呦呦說,陶陶好奇地問,偶爾譚麗娘也會說幾句,講一些她知道的呦呦不曾打聽到的前因。
“最近還真沒什麼好玩的事,這不是剛下完一場雨,農人們忙著播種都沒空出來閒聊,我也沒意思著呢!”小二動作熟練地分裝好草藥,疊成一個個紙包然後用草紙捆好。
呦呦從椅子上下來,走到櫃檯邊掏出荷包數出藥價的銅板,然後提著藥包轉身準備離開。
才走到門前,一輛青色平頭馬車藥房門口噠噠地經過,車轅上坐著一個頭戴草帽身穿青色布褂黑色單鞋的男人。這種馬車在櫟陽縣城並不少見,但是拉車的馬卻是不多見的。黑色長鬃毛的駿馬,惹得呦呦多看了好幾眼。不過呦呦也沒有在意,這種馬雖然不常見,但也不是沒有,縣衙驛站就有好幾匹,說是軍中養出來的。
呦呦提著手裡的藥包往家走,比來時的速度快多了。一方面是她出來太久,怕譚麗娘擔心,另外太陽也慢慢升起來了,陽光越來越烈,紫外線也越來越強了——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防曬不能少啊。
才拐進譚家所在的衚衕,呦呦就看到隔壁門口停著一輛馬車。不是張嬸家的那個隔壁,而是一直沒有人住過的花家!而那輛馬車,就是剛剛在藥房門前經過的那輛馬車。
“哥!哥!”呦呦用手臂護住自己的弟弟,大聲朝院裡喊了幾聲,不過片息,就有蹬蹬蹬地腳步傳來。
“怎麼了,妹妹?”懷宇一出大門,就看到三個不認識的人站在門口,呦呦一個人護著弟弟和他們對峙,他立刻大步上前,將呦呦和懷宇護在身後。
懷宇不知對方何人,但是來者是客,而且對方又是一老者,他雙手相交握拳對老人行了一禮,“小子陳懷宇,見過老先生,不知老先生如何稱呼,遠道而來有何貴幹?”
陳公公看看頗有禮儀的懷宇,再看看他身後警惕的小姑娘和被她護在身後的有些害怕緊張的小奶娃,完全確定,這裡就是陳士梅的家。
陳公公沒有回答懷宇的話,反而又問了一遍,“小娃娃,你家大人在家嗎?”
懷宇剛想說“母親不在家請先生屋裡坐”,就被呦呦在身後拽了一下胳膊攔住了。
“哥哥,這位爺爺剛剛說,爹爹在進京趕考的路上病逝了!”
什麼叫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就是!
這句話一出口,除了還啥也不懂的小豆丁懷瑾,其餘的人都驚呆了!這“其餘的人”可不止懷宇、陳公公和陳公公帶來的兩個隨同,還有被她剛剛那兩聲大喊吸引出來的附近鄰居們!
接下來,四周就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啥?陳舉人病死了?”“哎呦,那留下這一家孤兒寡母的,可怎麼辦啊?”“譚娘子好像不在家?我剛看她往前街去了?”“要說這一家也夠可憐的,這才幾年啊,人都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