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時候不早了,趕路吧。”譚麗娘抬手放下車簾,隔絕了外頭的光線,也擋住了花易巖的欲言又止。
花易巖苦笑一聲,趕車上路。
呦呦睡了一路,等回到家的時候精神已經好多了,甚至已經可以自己從車上下來再走回屋子裡了。雖然她很好奇為什麼譚麗娘同意花易巖把她背上車,卻拒絕了他把她背下車送回屋裡,但是一整晚對家的思念讓她忽略了這件事,尤其是當陶陶攥著她的手開始流淚時。
陶陶的眼淚掉下來,掉在姐妹倆交握的手上,溼溼的涼涼的。這一刻,花呦呦的心才徹底有了歸屬。家人,家。
“好了,你們兩個,”譚麗娘站在她們身後看了一會兒,將快要溢位眼圈的淚用手帕擦掉,上前拉起兩個女兒的手,“呦呦還沒好全,快帶她進屋。太陽上來了,天要熱了。”
“嗯嗯,這就進屋。”陶陶抬起手臂,連手帕都不用,直接用袖子抹一把臉,拉著呦呦往房裡走,一邊走一邊問她感覺怎麼樣了,大夫怎麼說,開了什麼藥,中午想吃什麼……
譚麗娘站在原地看她們倆進了屋,這才轉過身看先大門口。那裡站著花易巖,一臉地“麗娘你聽我說”。譚麗娘輕輕露出一個笑,“今天多謝花大哥幫忙了。”說著屈膝對花易巖行了一禮,客氣而疏離。行完禮也不管大門,直接轉身回了正房。
花易巖在門口站了半晌,牽上馬車回家了。
呦呦是一直過了七八天後才察覺出不對勁的。
之前她一直沉浸在陶陶無比細緻的關愛和懷瑾依賴的目光還有懷宇無底線的遷就的美好之中,只顧著多吃多喝快長肉,同時還要和譚麗娘躲貓貓逃離苦兮兮的湯藥,因此沒有注意到花譚兩家之間的反常。
直到七月初七七夕節那天,氣溫終於降了一點,從早上就開始涼風習習,中午的時候天就陰下來了,中午睡了一覺起來的呦呦對著天空感嘆一句:“老天都要為牛郎織女哭泣了。”
才感嘆完,就想起來她身邊還有一對現實的牛郎織女呢,這對牛郎織女可比天上的方便多了,不用一年苦等這一天也能隨時見面,當然,如果把兩家中間的牆壁打掉就好了,這樣就不用回回走大門了……
等等!好像,最近大門也沒走?不止沒走大門,似乎連人影都不見了?甚至都沒來關心下自己是否病好了。呦呦苦思了一陣這是為什麼,覺得的確不是自己的錯覺,自從她生病開始,就不曾見過花易巖的身影了。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是獻殷勤的好時機,怎麼沒把握機會?還是說,她錯過了什麼?
呦呦看了一眼炕梢的譚麗娘,湊到陶陶身邊嘀咕了一會兒,陶陶聽完抬頭驚訝地看她,呦呦對她肯定地點頭,陶陶忍不住深思起來。過了一會兒又對呦呦耳語了一陣,呦呦點頭,然後穿鞋出去了。
一直在炕梢給棉衣絮棉絮的譚麗娘看著小姐妹倆這一串兒的小動作,雖然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覺得很欣慰,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相親相愛手足情深呢?
呦呦從屋裡出來後,直接朝著西邊的牆壁走去,站在牆根兒底下學了幾聲鳥叫,又學了幾聲貓叫,就等著牆那頭的回應。但是,直到呦呦仰頭仰得脖子都酸了,也沒有等到任何回應。
張嬸是這條街上的一位妙人,嘴巧不說也特別會辦事,街坊鄰居們有什麼事都喜歡請她幫忙。一來她的確會辦事,而且每次辦事都辦得讓主家心裡滿意心裡舒服,二來也是因為張嬸的男人張大壯在縣衙當捕快,也算是給張大壯的面子。
譚麗娘頭一天才帶了銀子去了隔壁,第二天張嬸就提著一籃子雞蛋過來了,同時還把譚麗娘給的五兩銀子還了回來。看到張嬸還了銀子,譚麗娘愣住了,以為是張嬸有什麼為難之處。
“張嫂子,可是有什麼為難之處嗎?是銀子不夠?”譚麗娘說著也露出了為難之色,從櫃子子裡取出一個匣子開啟,裡面只有兩塊碎銀子,加起來還不到一兩,譚麗娘握著碎銀子猶豫了好一會兒才下定決定把銀子放到張嫂子面前,“家裡就這些了,請張嫂子看在我爹和您公公的面上,辦一場體面的豆腐飯吧。”
張嫂子一直沒說話,知道譚麗娘把銀子塞進她手裡才笑了起來,“哎呀!看麗娘妹子你說的這話,太見外了!我來可不是跟你要銀子的。”
說著,張嫂子把手裡的那塊五兩的銀子和兩塊碎銀子都放回譚麗孃的錢匣子,“我昨天收了你的銀子,孩子她爹知道了就訓了我一頓,說我不懂事,你家正是困難的時候著五兩銀子怕是全部家當了,讓我今天趕緊還回來,我這就過來了,順帶了一籃子雞蛋當賠禮。”
譚麗娘立刻面露感激之色,“張大哥客氣了,嫂子也是太客氣,他們男人家不知道日子辛苦,可不能一味地聽他們的。”然後話音一轉,“不過既然張大哥和張嫂子都這麼說,那我就不客氣了,不過這辛苦費,嫂子還是要收的。說著把兩塊碎銀子放到她手裡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