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有圖有文字,非常淺顯易懂。呦呦從書裡找到幾種草藥去附近藥房買來分裝在荷包裡,家中一人一個,這樣就能避免蚊蟲叮咬啦。只不過荷包裡的草藥有個期限,七到十天就要換一次,好在這些東西都是常見的,並不貴,一個銅板能買一袋子。
這天一早,呦呦從譚氏的錢匣子裡抓了一把銅板,跟譚麗娘說了一聲就出去了。防蚊蟲的草藥已經快要用完了,得多買一些,還要買一些菊花枸杞黃芪麥冬之類的回來泡水喝,既能清肝名目,又能養顏美容,對身體還好。
也幸虧這裡的人還沒有什麼養生的概念,看見譚家一包包的草藥往回買,只以為他們家有人生病,並沒有多想。
呦呦兜裡揣著銅板,一路哼著歌走到離家不遠的一家杏林春、藥房,這家杏林春是縣城那家最大的杏林春的分店,聽說他們家在每個集鎮都有一家分店。
“小二哥,上次的藥草在給我來兩副。”八歲的呦呦站在藥房裡,個頭和櫃檯一般高,要想看到裡面的人,只好踮著腳扒住櫃檯邊沿,“枸杞多來一些,還有菊花,黃芪麥冬還是老樣子。”
“好嘞!”小二哥痛快地答應著,“小妹妹你先坐,我這兒一會兒才好。”譚家是常客,聽說掌櫃的以前譚家當家的還有交情,小二哥對呦呦十分熱情,還拿出了藥房自制的山楂糖請她吃。
呦呦坐在椅子上捏著一根山楂糖,問正在抓藥稱重的小二哥最近鎮裡面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沒有。呦呦每次來都跟小二哥打聽些八卦,然後回家說給譚麗娘和陶陶聽,來豐富他們枯燥無聊的日常生活。多數時候都是呦呦說,陶陶好奇地問,偶爾譚麗娘也會說幾句,講一些她知道的呦呦不曾打聽到的前因。
“最近還真沒什麼好玩的事,這不是剛下完一場雨,農人們忙著播種都沒空出來閒聊,我也沒意思著呢!”小二動作熟練地分裝好草藥,疊成一個個紙包然後用草紙捆好。
呦呦從椅子上下來,走到櫃檯邊掏出荷包數出藥價的銅板,然後提著藥包轉身準備離開。
才走到門前,一輛青色平頭馬車藥房門口噠噠地經過,車轅上坐著一個頭戴草帽身穿青色布褂黑色單鞋的男人。這種馬車在櫟陽縣城並不少見,但是拉車的馬卻是不多見的。黑色長鬃毛的駿馬,惹得呦呦多看了好幾眼。不過呦呦也沒有在意,這種馬雖然不常見,但也不是沒有,縣衙驛站就有好幾匹,說是軍中養出來的。
呦呦提著手裡的藥包往家走,比來時的速度快多了。一方面是她出來太久,怕譚麗娘擔心,另外太陽也慢慢升起來了,陽光越來越烈,紫外線也越來越強了——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防曬不能少啊。
才拐進譚家所在的衚衕,呦呦就看到隔壁門口停著一輛馬車。不是張嬸家的那個隔壁,而是一直沒有人住過的花家!而那輛馬車,就是剛剛在藥房門前經過的那輛馬車。
花易巖趕忙就著摘籃子的動作擋住她的目光,小聲地勸她,“呦呦又沒錯,你說你爬那麼高萬一摔著怎麼辦?忘了八歲那年了?”
呦呦眨眨眼,拽著花易巖的袖子扯了扯,好奇地問:“八歲那年怎麼了?”
花易巖把摘下來的籃子遞給麗娘,低頭看了一眼呦呦,揉一揉她的頭,“八歲那年啊,院子裡的棗樹第一次結棗,為了吃棗上樹跳下來的時候……”
“咳咳。”譚麗娘突然咳嗽了兩聲,打斷了花易巖的話。
呦呦和花易巖不約而同地轉頭看她,譚麗娘被兩個人的目光注視著,突然覺得自己不應該打斷,這一打斷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呦呦只看了她娘一眼就不再看,心中偷偷笑了兩下,繼續仰頭問花易巖,“你從樹上跳下來,後來怎麼樣了?”呦呦問話的時候特別咬重了“你”字,同時對花易巖眨眨眼。
花易巖立刻明白呦呦的意思,“我為了吃棗爬樹,我爬上去下不來,可是我又不敢叫大人啊,就自己往下跳,然後我就崴腳了。”一句話裡說了好幾個“我”字,簡直明顯的不能再明顯了。
呦呦捂著嘴笑,“您還幹過這種事呢!”話是對花易巖說的,眼睛卻是覷著譚麗娘,說完之後立刻蹦躂著出了廂房,將空間留給那兩個人。
“你跟孩子說這些幹嘛!”譚麗娘嗔了一聲,有些埋怨,好像還帶著點撒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這不是沒說你嘛,說的是我,不是你。”花易巖低聲說著,眼睛往譚麗娘手上的籃子裡看去,“你還記著我愛吃幹芥菜呢?”
譚麗娘被花易巖戳中了心底事,臉紅了起來。花易巖離開的這些年,譚家的確有年年曬芥菜乾的習慣,可是上至已逝的譚家二老下到剛啟蒙的懷瑾,沒有一個人愛吃這個東西,懷宇是甚至覺得有一股怪味,可是譚麗娘依然年年買了年年曬年年不吃年年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