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好,包好!這樣的趁熱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麼癆病都包好!”
……
“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楊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劉大媽已在右邊的一坐新墳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飯,哭了一場。化過紙,呆呆的坐在地上;彷彿等候什麼似的,但自己也說不出等候什麼。微風起來,吹動他短發,確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
“兩個人都悚然的回過頭,只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著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
網友看著那些《藥》裡的內容,只覺得心驚肉跳,不知道為什麼,魯迅筆下在平鋪直敘之間,總是會有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感覺。
這篇文章裡什麼都沒講,但明眼人都知道,全部都是在隱射今天《新聲報》發出來的報道!
任風也看了一下,這一篇主要是說村民的愚昧,以及資本的貪婪,在改編的客人陳述部分,也是寫得很不錯,當然,和原來的《藥》肯定是不同的,但感覺上倒是不差,畢竟都是魯迅出品。
這篇文章,將熱點再度推了上去。
在網路上,魯迅的黑粉很多,但鐵粉也同樣很多。
短短時間之內,輿情瘋狂發酵。
“還有這種事?”
“西山省的環境本來就因為採礦一團糟了,可以說是全國最重的幾個地區,就算是帝都也比不上,為了經濟發展,這個可以忍,但是背後還有這種事,那就忍不了了。”
“利益之下,什麼都做得出來!”
人民日報直接刊文,要嚴懲這種行為,西山省政府,更是緊急發出通知,成立調查組,至於其他媒體,更是一個個也奔赴西山省。
某媒體。
“又是大料。”
“這個《新聲報》怎麼這麼恐怖,連續好幾個大報道都是他們做的?”
“咦?不對啊總編,這個報道,我記得上次不是我們也接到過爆料嗎?當時還派人去了,那個記者說什麼都沒有。”
“什麼?!”總編一聽,氣得站了起來,他臉上都有著不可置信。
“哪個記者?!”
某高校教授。
“厲害,說實話,現在做這種深度報道的人,比較少了,這個媒體,真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