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代中國新聞行業裡面,邵飄萍是基礎新聞理論的創始人,和另外二人戈公振、徐寶璜,可以看成是中國新聞行業的理論、應用、歷史三個方面的奠基人。
邵飄萍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說,那個年代的新聞記者,大多都死在軍閥和國民.黨手中,為自由發聲、為國民發聲,新聞自由都伴隨著不斷的流血。
選好了邵飄萍之後,還差一人,新聞媒體有記者和編輯,編輯的職位也非常重要,不過任風並不需要多想,就直接召了張季鸞。
“恭喜宿主,消耗1000學校聲望值,召喚張季鸞成功。”
“張季鸞簡介:中國宗師級新聞家、政論家,名熾章。師從關學大儒劉古愚,1905年官費留學rb。1908年回國,一度在於右任主辦的sh《民立報》任記者。辛亥革命後,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負責起草《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等重要檔案。1926年與吳鼎昌,胡政之合作,接辦tj《大公報》,任總編輯兼副總經理,提出著名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辦報方針。其文筆犀利酣暢,在標題製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獨到之處。”
“張季鸞背景修改……修改中……修改完畢。”
“現年38歲的張季鸞,不過是一家報社的主編,多年來一直秉持著新聞要求和規範,兢兢業業。但這一家報社,最終是倒在了席捲而來的新媒體浪潮之中,張季鸞也剛好失業了。無數人哀嘆著‘紙媒已死’,但張季鸞仍然堅信,新聞永遠都不會死去。在得知張季鸞情況後,你向他發去了邀請……”
“張季鸞與邵飄萍將會在明日上午8點坐火車前來嶽州,請前去接車。”
系統的聲音唸了一遍,任風看著張季鸞的背景,也是有些佩服了,張季鸞接辦《大公報》的時候,應該可以看作是他的人生巔峰時候,那個時候他剛好38歲,看樣子系統召喚人物的時候,都是有經過考慮的。
舒舒服服地咬了一口面點,熱氣騰騰的鮮肉湯汁濺射在嘴裡,任風臉上滿是幸福。
“能在疲憊之後吃上一頓好的,人生一大幸事啊。”
隨後,任風又是發了一個資訊給彭仲宇,讓他明天就可以過來學校,有這三人在,報社應當很快就可以辦起來。
而且,任風要辦的,不是那種只覆蓋在學校範圍的報紙,他要辦的,是針對全國範圍的報紙。
吃完東西後,放好盤子,任風便是舒服地回去了。
現在這才是剛剛開始,他心中的計劃,才稍微展開了那麼一點,而且擴招學生,也不是合適的時機。
不過讓任風有些心痛的是,在召了邵飄萍兩人之後,他自己的學校聲望值就只有兩千多了,在目前系統還沒有提價的情況下,也只能招兩人了。
聲望真的有些不太夠用。
看樣子過段時間自己又要賺學校聲望值了。
……
第二日,任風一個人去火車站接機,這一次倒是沒有誤點。
在火車停下之後,在人潮人流之中,兩道身影從火車上先後走了下來,並肩而行,似乎還在談笑。
右邊的是一個穿著和魯迅差不多長袍的中年男子,留著短圓的寸頭,黑發裡面夾雜著白發,眼袋很重,略帶著皺紋的臉上正在哈哈大笑。
而左邊那位,則是一個穿著西裝、戴著眼鏡、留著中分的英俊小青年,他的臉上也是有著笑容,不過笑起來就比較含蓄了。
這就是邵飄萍了,看到邵飄萍和張季鸞的這兩身打扮,果然都很符合原貌的風格。
不過這個時候的邵飄萍,應當是沒有被之前詬病的一個毛病——新聞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