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的這幫人開出了條件,只要能弄來糧食,一石糧換一匹絲綢,十石糧換一百件瓷器!運來多少糧,給多少茶葉!
太豪氣了有沒有!
人家還真沒撒謊,比如楊家的小子,就拿100石茶葉,換了100石糧食!
轟動了所有人!
當然了,黑市上,糧價已經翻了20倍!
以茶換糧,用糧換各種珠寶細軟,牛羊馬匹,甚至房産土地,還能大賺幾倍暴利……終於,胡商相信了眼前的一切,他們當然不會跑回老家,去弄糧食,他們知道周圍就有糧食!
永遠不要低估商人的鑽營能力。
之前甘州和涼州,就有人從大宋購糧,同樣的渠道不變,改成從這兩個地方,往蘭州輸糧。
事實上,就沒有錢辦不了的事情。
果然不斷有糧食運過來,不管好壞,這邊都照收不誤,胡商們眼睛都紅了,他們拼了老命,搬運糧食,換取寶貴的商品,幸福地數著錢,全然不會在乎,他們的舉動已經動搖了西夏統治的根基。
……
“寬夫兄,沒看出來,還挺愛學習的。”
王寧安見文彥博的計謀奏效,忍不住過來看看,發現老文手裡正拿著一本書,在不停閱讀,走近一看,居然是《管子》。
王寧安很是驚訝,“我說寬夫兄,你莫非要改投師門了?”
文彥博戀戀不捨,把書本放下,喟嘆道:“管仲相齊,功蓋寰宇,堪稱古聖先賢,老夫這次的計謀,也是從管子之中學來啊!”
他這麼說,王寧安倒是不想抬槓。
管仲的確是一肚子壞水,最善於運用經濟戰,比如管仲就曾經鼓勵齊國君臣,帶頭穿魯國生産的縞素,結果把魯縞價格炒高,魯人爭相織縞,連莊稼也不種了。
接下來管仲突然停止貿易,魯國人守著成堆的魯縞餓肚子了,不得不向齊國借糧,也就臣服在齊國腳下。
管仲還用類似的辦法,擺平了楚國、代國、衡山國!
管仲的功業,世人皆知,就連孔老夫子也不敢否認……可問題是管仲的作法,難免不合儒家的規矩,孟夫子就很鄙夷管仲。
後世儒者,貶低管仲的,也大有人在,而且越來越明顯,甚至把管仲劃到了小人堆裡。
文彥博驟然把管仲捧得這麼高,實在是讓人有些費解。
見王寧安吃驚,文彥博卻顯得更加誠懇。
“二郎,醉翁一直在研究竹書紀年,妄圖還原三代之治,重新構建儒學體系……可要老夫說,他這是緣木求魚!孔孟不過是兩個無用老朽,如何能比得上管仲的功業……若想真正強國富民,還要學習管子。”
文彥博鄭重道:“老夫準備辦一所學院,就尊奉管子為祖師,二郎可願意助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