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朝廷的大總管,司馬光深知這些年,大宋是怎麼過來的,要不是對外戰爭都打贏了,有海量的外來收益支撐,大宋的經濟體系早就崩潰了。
好在,一切都因為遷豪強令,有了轉機。
把豪強遷走了,他們不得不以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錢,轉讓田産,朝廷順勢接過來,再分給百姓,佃農為了贖買土地,每年要付給朝廷一筆錢。
光是京東兩路和河北兩路,每年就有1000萬貫!
整個大宋都算起來,足夠輕鬆解決歷次戰鬥積累的債務了。
這些不為人知的賬目,就是遷居豪強真正的原因所在,對不起,不拿你們開刀,朝廷就維持不下去了。
王寧安可不是崇禎那個傻蛋,放著有錢計程車人集團不下手,反而從赤貧的老百姓手裡扣錢,不鬧得天下大亂才怪呢!
……
“行了,過去的苦就不要訴了,咱們還是放眼未來吧!”
司馬光連連點頭,“師父說得對,那,那咱們下一步怎麼辦?”
王寧安毫不猶豫吐出兩個字,司馬光當場就昏了。
“發債!”
“我的師父啊!”
司馬光哭了,“好不容易把債還了,你還要發債,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要不咱們商量一下,我去管軍也好,管吏治也好,總而言之,財務這塊,師父另請高明吧!”
“不請,就是你了!”
王寧安讓司馬光老老實實坐著,然後對他說道:“幽州西山的火車已經能用了。”
司馬光一愣,立刻道:“師父,就是用蒸汽機驅動的?”
“沒錯,過去一年,他們鋪好了軌道,又改進了幾次,終於研究出了可以運轉的火車!”
司馬光驚喜問道:“效果一定不錯吧?”
“嗯,能拉15節車廂,每節能裝兩萬擔煤炭。”
“嚯,一共就是30萬擔啊!”
王寧安含笑,“關鍵的是驅動火車,只要一個司機,兩個産煤的就夠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