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百度百科> 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 (4 / 4)

在大化改新之後,倭國也建立起一套類似唐朝的制度。

不過想要學習唐朝,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倭國地域狹小,財力有限,根本無法形成強大的中樞,也不足以支撐完善的官僚體系,更沒有強有力的軍隊。

而且令人奇怪的是,倭國學了很多東西,卻沒有學科舉,下層人物沒有辦法透過考試改變命運,晉升到上層社會。

因此整個國家的官僚選拔,還是靠著血緣和家臣的那一套。

沒有科舉,也就沒法新陳代謝,更沒法抑制地方氏族的力量,因此倭國的在學了大唐一段時間之後,就弊端叢生,問題一堆,難以維系。

倭國的經驗,也在證明一個道理,如果沒有經濟基礎,只是學了一個上層建築,結果必然是似是而非,很快就會土崩瓦解。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攝關政治的出現。

因為氏族勢力膨脹,土地投獻成風,地方的莊園越來越大,朝廷陷入財政危機,徵收不到足夠的賦稅。

皇權衰敗,倭王令不出宮廷。

以藤原氏為代表的貴族官僚,透過聯姻,成為外戚,倭王年幼的時候,擔任攝政,等到倭王成年,則交還權力,出任關白。

而實際上,倭王已經被架空了,總攬大權的藤原氏又迅速腐化墮落,難以維系國政,地方叛亂不斷,朝廷的軍隊已經無力鎮壓。

只能依靠地方勢力,地方的氏族武裝也迅速增強,爭鬥不斷。

剛剛結束的長達九年的戰役,是源氏和安倍氏之間的一場大戰,以源氏獲勝,安倍氏敗亡而告終。

戰鬥中,雙方動員了上萬的兵力參戰,這點數字,放在大宋,就是個邊境沖突的規模,但是放在了倭國,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足以撼動國本了。

這不,源氏雖然替朝廷打贏了戰爭,但是並沒有撈到多少好處,相反,最後參戰的清原氏憑借兵強馬壯,吞併了安倍氏的地盤,實力大增,隨時都有再次叛變的危險。

就在這個當口,大宋的回訪使團,來到了倭國,而且正副兩位使者,還是曾經造訪過倭國的章敦和柳羽。

源氏的族長,源賴義親自到碼頭迎接大宋的使者。

在龐大的歡迎隊伍當中,有一群稚嫩的面龐,非常引人注意。他們雖然年紀很小,但是骨骼挺拔,一對筆直的大長腿,和周圍那些羅圈腿形成鮮明的對比。

稍微數一數,差不多有兩三百個的樣子。

在這一刻,章敦的臉是綠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