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對門兩邊,排列了好幾張覆蓋著白布,上面擺放者各式美食的餐桌,法式焗蝸牛,義大利海鮮麵,德國烤雞,日式壽司,生魚片,粵菜咖哩麵包蟹,黑松露焗雞……各種菜式,各類甜點,各種飲品,任君取用。
廳中一角,兩位老者在十幾人簇擁中,坐在黃花梨木椅上,在兩人間擺著一個小茶几,二老邊喝著,邊靜靜地看著廳中百態。
其中九十多歲,鬍鬚雪白,但梳理得一絲不芶的老人放下小茶碗,“聽聞那人前兩天,在霍家這露了一手,握鐵成泥的功夫。”
說話這人是民國時期,形意大宗師‘薛顛’的後人,現居臺灣的薛連信,輩分極老,聲望隆重。
“聽聞這種事情,上一次出現還是在民國時期。”
對面一個穿黑色唐裝,駐著一根純鋼龍頭柺杖的老人。
沒留鬍子,臉上白淨,沒有老人斑,只有眼角的魚鱗紋,和稍微隆起的眼袋顯出了暮態。
他便是洪門元老朱洪智,當年中央國術館教務長,朱國祿的後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啊!卻沒曾想,這些年真出了好些個,厲害的年輕人了。”朱洪智嘆道……
“師傅,是不是現在下來的那幾位?”薛連信弟子,‘獅虎拳王’謝曉宏忽然開口道。
十數人一聽,齊齊抬頭,正看見二樓環廊邊,正順著扶手移向樓梯的一群人,裡面那兩個年青道士很是醒目。
“應該是了,細細瞧那中間的道士,走動之間,有風極速流動,想來入了罡勁”薛連信細細打量,輕聲言道。
“這武當金蟾一門三人,倒都成了氣候”朱洪智一摸龍頭拐,若有所思。
………………
席過一半,柳月清帶著彭月玄,以及兩個小師侄走向宴會中央,稍作介紹,發過言,便開始今天真正的重頭戲。
百多人的圍繞關照下,小師弟彭月玄坐在黃花梨大木椅上,看也不看,氣定神閒,霍鈴兒跪在彭月玄面前,雙手捧著一杯清茶,輕輕奉上。
看著這一幕,柳月清,陳艾陽站在一起,好一陣唏噓,大為感嘆,聊起當年舊事,忽時就覺一酸,忽時甚為興高采烈,最後兩人都是一嘆……曾經多少歲月,快意時光,都付笑談中…………
‘小師弟啊,真正長大了啊……’
回想起,當年月下奔來,純真無比的小師弟……愛做宵夜的貪吃……長征路上的堅毅……現在的成熟……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