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濤也隨便地講了幾句鼓勵的話,就是帶著人朝著住院部走了過去。
身穿白大褂,身後跟著一大堆同樣身穿白大褂的醫生,這可是劉禹濤以前做夢時常常都見到的畫面。
此時雖然不是本體,但劉禹濤依舊是感覺良好。
“熊意萱,讓人做了全面檢查沒?”劉禹濤問道。
“剛才問了,中午入院的時候就全面檢查了,檢查的結果現在已經送到病房。”熊意萱說道。
“好!”劉禹濤應道。
對於劉禹濤來說,他是不太需要什麼儀器檢查的,作為修者,目力可以直達本質,一下子就能夠看到癥結所在。
但是,劉禹濤這次的目的可不是僅僅治好人那麼簡單,他想要經營好醫院,第一需要就是培養人才,手底下的人雖然都是學中醫的,但卻跟他不是一個派系,醫學理念上面不同。
要培養,就得從基本一步步抓起。
這些都是普通人,沒有曹允和熊意萱那種學習的拼勁和天賦,教導這兩人的方法用在他們身上並不合適。
退一步講,也不應該這麼做,用針對少數天才的方法來教導普通人,從根本上就是一個錯誤。
劉禹濤要找到一般人也能夠學習到他的理論的方法,最簡單直接的,就是藉助現代科技的檢驗手段,放棄中醫上面的望聞問切。
望聞問切太需要經驗了,也需要一種感知的靈敏,要拼資歷,也要拼天賦。
但看檢查報告,就只需要有知識就夠了。
劉禹濤就是要結合各種檢查報告,將自己的醫學理念在醫院裡面傳遞開去,培養人才。要是像以前一樣什麼都自己一把抓,如果自己因為什麼事情要暫時離開的話,這裡又會一團糟。
一個優秀的醫院,絕不是,也絕不應該僅靠一個神醫支撐起來的。
劉禹濤一行人,走向了病房,這是自從劉禹濤出事以來的第一個重症案例,全院上下都是自願加班,為了一個患者,劉禹濤私人醫院好幾層樓都是燈火通明。
才剛到病房門口,就看到好幾個在護士在門外等候,隨時等候病人呼叫。
“熊副院長!”護士們的視線在劉禹濤身上停留了一下,便是開口跟熊意萱問好。
熊意萱點頭示意,“裡面是什麼情況?”
“患者已經睡去了,患者的兒子在這裡守夜。”護士長上前回答。
“嗯,患者家屬陪伴這方面,也要處理好。”熊意萱隨便地說了一句。
“明白。”護士長立即應道。
“走吧,進去看看。”劉禹濤說道,帶著一眾醫生走了進去。
這時候,小男孩的父親一看到醫生來了,就立即站起身來迎接。
劉禹濤看了一眼患者,示意小男孩的父親不要出聲,招呼他去外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