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春秋魯國風雲全文閱讀無彈窗> 第267章 防範強鄰:為什麼季孫行父認為齊國仍舊是魯國最大的隱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7章 防範強鄰:為什麼季孫行父認為齊國仍舊是魯國最大的隱患 (2 / 2)

在晉國,魯成公憋著一肚子火不敢發。但一回到魯國,魯成公的火氣就上來了,他召集了魯國領導班子會議,直接宣佈:從此不再鳥那不講禮的晉國了,咱魯國就跟著楚國得了。

魯成公也算是有個性了,就因為自己得不到晉國的禮遇而突然調整外交策略,這讓執政上卿季孫行父哭笑不得。

季孫行父耐心對魯成公道:“主公,晉國雖然無道,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背叛。不管如何,此時的晉國國力強大,君臣和睦,且是我們的同姓兄弟之國,我們必須要服從晉國。

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國雖然也很強大,但楚國並非我們的兄弟之國,本就是蠻夷之族,對楚國,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不要隨便與之交惡。唯有緊緊依靠晉國,魯國才安全。

臣以為,魯國最大的隱患,還是齊國。不如趁此機會,重視防範齊國,修築鄆城的城牆吧。”

鄆城,魯國西部邊境齊魯交界的城邑。季孫行父之所以提出要修築鄆城城牆,就是看到了齊國國君齊頃公這一次赴晉國朝見得到了極大的禮遇,而魯成公赴晉國朝見卻得到了冷遇,也不知齊國從晉那裡得到了什麼好處,一旦晉國默許齊國對魯國用兵,那魯國如果不作點準備就慘了。

齊國一直令魯國擔心害怕,雖然這一次的鞍地之戰,齊國大敗,並表示歸順中原諸侯聯盟,一切向晉國看齊。但齊國本就是實力強勁,鞍地之戰的失敗並未傷其筋骨。

更令魯國人不安的是,那位曾經在鞍地之戰中三進三出敵營的齊侯,居然一改此前玩世不恭的形象,對外親近晉國,甚至表示出比魯國還要親近,對列國諸侯則厚禮相待。

對內,大刀擴斧加強國政改革,廢棄獵苑、減輕賦斂、賑濟孤寡、存問病殘、輸盡積蓄、以救百姓,齊國的發展蒸蒸日上!

據說,齊頃公還嚴格自律,他向齊國人宣佈,從此不喝酒、不吃肉、不田獵、不近女色!而且,他一直在這樣做!

令魯國人都肅然起敬的是,一直到齊頃公去世,整整七年,齊頃公確實做到了不喝酒、不吃肉、不田獵、不近女色!

這樣的齊侯,對魯國來講,是危險指數多高的一個存在?

魯國必須防備齊國!這不單是執政上卿季孫行父的想法,也應該是全體魯國人的想法。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