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興沖沖再去找飛衛,飛衛聽了紀昌的訓練情況後,捋著鬍鬚欣慰地對紀昌道:“好了,你已經練就了神箭手了,不需要老夫指點了。”
見紀昌一眼懵逼的樣子,飛衛遞給紀昌一把弓,給他一支箭,指著院子裡那棵棗樹道:“看到了樹上的那些棗子麼?老夫在其中一粒棗子上面繫了白絲,你試著將它射落下來。”
紀昌只需一眼,便找到了那粒棗子,他搭箭掂弓,棗子在他的眼裡如同磨盤般大,他成竹在胸,一箭射出,將棗子射落。
告別了飛衛後,紀昌回到家裡,看到自己整整盯了三年的窗戶上掛著的蝨子,搭弓一箭,羽箭直飛蝨子而去,據說這一箭精準穿透了蝨子的心,但繫著蝨子的那根牛毛,卻絲毫未受到影響。
百步穿楊,估計也不過如此吧?
講到這裡,我們對這位叫紀昌的紀國神箭手佩服得五體投地,是的,史料記載了紀昌學射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學和堅韌必能成就行裡高手的道理。
紀昌終於藝成,他的箭術幾乎無人能敵,但那僅僅是幾乎而已,並非是絕對的天下第一。紀昌很清楚,這世上有一個人的箭術,那是絕對超過自己的,那便是自己的老師飛衛。
但飛衛的箭術紀昌是很清楚的,憑自己目前的實力,要想贏他並非易事。怎麼辦?紀昌想了又想,心頭起了邪念:如果自己殺了飛衛,那自己豈不是天下第一了?
在天下第一名號的誘惑下,紀昌行動了。有一天,他探知飛衛將出城,於是便預先埋伏于飛衛必經之道旁。
飛衛果然來了,紀昌搭弓上箭,朝著飛衛射了一箭。但飛衛是當時天下第一神箭手,他聽到有破弦之聲,立即作出反應,只見他將頭略略一偏,根據羽箭破空聲音,準確判斷出來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探出右手,將羽箭抓住。
紀昌見事已敗露,只好站出身來,衝著飛衛拱手道:“老師,學生有意向老師討教箭術,這廂無禮了。”
說罷,朝著飛衛再次射來一箭。這一箭,更快更準,直奔飛衛面門而來。飛衛冷冷盯著來箭,一動不動,等到箭快射到面門了,只見飛衛將臉一側,張開嘴將這支羽箭生生給咬住了。
飛衛盯著紀昌道:“你的心思,老師豈有不知之理?天下第一,難道就這麼重要麼?既然你要成就天下第一,那就要靠你的本事堂堂正正贏了老師。來吧,今天,咱師徒二人就在這無人的野地比試一場吧。”
飛衛說罷,取出自己的弓箭來。就這樣,師徒二人就比起了箭術。為爭奪天下第一的比試可不是鬧著玩的,兩人約定,互相不得躲閃接箭,看誰的箭更快更準,一箭射殺了對方,誰就贏。
紀昌本就對飛衛起了殺心,他再次朝著飛衛射出一箭。
這次飛衛也不再玩什麼接箭的花樣了,他見紀昌射出了箭,也朝紀昌射了一箭。只聽得叮的一聲,兩枝羽箭居然箭頭迎空相碰,發出一聲叮響後,墜入兩人中間的地上。
紀昌再次射箭,飛衛每次待紀昌先出箭後,亦拉弓射箭,每次都正好將紀昌的箭射落在地上。
紀昌開始冒汗了,他再次取箭,這是他最後一枝箭了。但紀昌也突然發現,飛衛的箭筒已然空了,這下好了,按規則,飛衛既不能躲閃更不能接箭,自己這一箭出去,飛衛還不死定?
紀昌想著,將拉弓的右手一鬆,一聲弦響,羽箭直奔飛衛面門而去。電光火石間,只見飛衛絲毫不慌,他隨手摺斷身邊野地裡的一根棘刺,朝著疾飛而至的箭輕輕一擋,只見尖硬的棘刺尖,堪堪擋住了紀昌朝自己向來致命一箭的箭頭,羽箭應聲而落至飛衛腳下。
紀昌呆了,他太清楚了,兩大高手比試,孰高孰低,自己最清楚。自始致終,自己都是先下手為強,而老師飛衛則是見招拆招,讓了自己先手不說,舉手投足間就破解了自己的殺招。
這還用再比麼?老師飛衛的箭術,超過自己何止百倍?紀昌滿面羞慚,他扔掉弓箭,三步並作兩步跑向飛衛,撲通跪在飛衛面前,痛苦流涕,眼裡盡是悔恨之意。
飛衛不禁感慨,他也扔掉手中弓,將紀昌扶了起來。紀昌撲到飛衛懷裡,哽咽著認錯,懇求老師的原諒。
就這樣,師徒二人經歷了一場比試後,終於和諧如初。故事的最後,是從此紀昌更加謙虛,對飛衛非常敬重,不但將飛衛當成是自己終生的老師,更象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事奉飛衛,傳為一段佳話。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