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後,臨洮府,榆中縣附近的興隆山上。
位於深山之處,原本的一些樹林被砍伐殆盡,被種上了一片又一片的小麥與穀物。夏收季節即將來臨,成片的麥穗和穀物隨風起舞,此起彼伏,一片綠油油的,又趨向黃色,一看就離收割的季節不遠。
這一天,李自成與宋應星等人行走於鄉間,信步而行,走在田埂之間,視察著一片又一片的農作物。
“哎,宋先生,馬上就要是夏季了,怎麼還沒見你培養番薯隴,種植番薯秧子幼苗啊?”
宋應星一愣,沒想到李自成還知道番薯秧子的培植,大量種植之前,需要弄一個番薯隴。不過,宋應星驚訝歸驚訝,但還是答道:“老大,現在種植番薯,培植番薯秧子,還為時過早,需要再等半個多月,才能取出那些窖藏的番薯,種植到番薯隴之中,培植番薯秧子。”
“哦,原來如此。”李自成點了點頭,轉而問道:“對了,宋先生,興隆山和馬銜山根據地的鄉親們怎麼樣了?如果你不在這裡,他們能不能獨自種植番薯、玉米和土豆啊?”
“當然可以!”宋應星想也沒有想地脫口而出,為了增加信服力,又補充的說道:“去年試種之時,不僅馬家村種植了一些,在你的安排至下,其他的村落也有試種的土地。年前之時,那些村落的百姓全部搬進了根據地,要麼在馬銜山,要麼在興隆山。所以,即便是我離開這裡,他們也能獨立的種植新農作物。”
說到這裡,宋應星一副眉開眼笑的樣子,很是得意,為自己的選擇而慶幸。如果不是選擇跟隨李自成,還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大量種植新農作物。
李自成滿意的點點頭,隨即又說道:“既然這樣,不妨以興隆山和馬銜山為中心,向四周發展根據地,像五泉山、白塔山、臯蘭山、仁壽山等,都可以開闢出根據地來移居人進去。畢竟,興隆山和馬銜山居住的百姓過多,砍伐的樹林和開墾的土地就越多,就無法保證這裡的隱秘性,很容易被朝廷發現,並派大軍前來圍剿。”
“老大,你說的不錯,我正有這個打算。”宋應星點了點頭,又說道:“等到秋收之時,馬銜山和興隆山根據地的居民再有所增加,我就將兩處的百姓移居到附近一帶的山脈裡。而在這段時間裡,我會讓人深入附近的山林,物色一些地方,作為新根據地的選擇。”
“哎,對了,宋先生,到目前為止,兩處根據地有多少居住人口?民兵有多少?”
“嗯...啟稟老大,馬銜山與興隆山加在一起,總共有兩萬人,其中民兵有五千。”
聞聽此言,李自成心裡一驚,震動不已。離開榆中縣之時,也就留下了五百左右的傷兵,移居到馬銜山和興隆山的百姓也就兩千人。轉眼之間,不過半年的時間,人口就暴漲了十倍,兵力也增長到五千人,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
不過,細細想來,李自成也就釋然了,陝西連年天災人禍,到處都是災民,兩處根據地一下子暴增那麼多人口,一點也不足為奇。
想到這裡,李自成轉而又說道:“宋先生,想必你也知道了,我在太白山、終南山以及蟠冢山又建立了三處根據地,那裡的糧食勉強能夠過活。所以,此行返回榆中縣,就是為了調集一些民兵填補三處根據地,還有就是將新農作物的種子運到三處新根據地。”
宋應星恍然,心裡暗道,難怪老大這個時候回來了,如果有玉米、土豆和番薯補充到新的三處根據地,就能暫時解決那裡的糧食問題。尤其是番薯,不僅能夠窖藏,還能削成一片一片,晾幹之後,儲藏個半年之久,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