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早上沒吃飯確實很餓。這時候也顧不得客氣,三下五除二,狼吞虎嚥的吃完了。
不而不說,他做的鹽蛋兒確實好吃!
蛋清又白又嫩,蛋黃翻沙流油,口感很好。而且吃起來還不會太鹹。
我很快解決完了一大碗稀飯!
“曹師傅,我先去學校報道了哈。等晚上回來幫你處理棺材鋪的雜務。反正有啥需要我幫忙的,就直接說嘛。我師父也說了,在你這兒又吃又住的,我也要做事情。”
“要的嘛,小吳你先去學校。放學回來再說。”
兩河鎮,一共有兩所初中。
區中和鎮中,一西一東。
因為七八十年代,其實有個兩河區。後來拆區並鎮,兩河區沒有了,但區中學卻保留了下來。
我考上的,就是區中。教學質量比鎮中要好一些,每年考上市裡面的重點高中的人數也更多。鎮中聽說打架的小混混更多……
區中在兩河鎮的最西邊兒,距離老曹的棺材鋪其實很遠,需要穿過整個鎮子。
雖然以前也總來鎮上趕場,幫我媽賣東西,但其實還從來沒有去過區中。
這次開學,我是一邊問路一邊找過去的。
其實學校已經算是出了鎮子主要區域了,在一條郊區的公路旁邊。往一個山坳裡面延伸進去一條路,有點兒緩緩的坡度,傾斜往上,大概也有個三四百米路的樣子。
路的盡頭,就是兩河區中的正門。
雖然只是一所鎮上的學校,但大門上的學校名字,實際上卻是一個大名鼎鼎的偉人親筆寫上去的哦!
我站在校門口一看,就有些驚訝。
不是驚訝偉人的提字,而是學校的風水……真的太好了!
“這是,三星伴月的風水格局?師父的《宅經》上說,這種風水格局非常罕見。是大吉大利的好位置。沒想到,我讀的初中就修建在這種地方。難怪雖然只是個小鎮中學,卻出了一些名人哦。”
我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
啥子是三星伴月呢?
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半圓形的月亮附近,有三顆星星相伴。
三星分別指的水星、金星和土星。
有古話曰:一龍掃春秋,三山割半月!
這所學校本身是在鎮子主要區域和郊區的連線處,既不遠離便利的生活,又不會被嘈雜影響。透過一條小公路和鎮上相連。
這條小公路,呈一道弧形彎曲進入學校大門——正是半月的形狀!同時,又兼具龍形。簡直是最完美的“一龍掃春秋”的形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學校建築坐落在三座大山圍成的一個山坳裡,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