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電影吧?”韓裕提議吧,得到了陳靈靈的同意。
韓裕將電視開啟,“讓我看看更新了什麼電影。”
翻找了一番,韓裕看到了一部挺感興趣的電影,“咦,《西遊伏妖篇》,徐導的片子網路版出來了。”
韓裕對徐導還是挺佩服的,因為他導演的片子都還挺不錯的。什麼高大上的教育意義談不上,但是作為消遣娛樂還是很好的。
香港回歸後香港導演都開始北上,徐克在香港電影逐漸沒落的廢墟中,慢慢在內地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些年來很多香港導演在內地的口碑都開始撲街,市場點的,王晶、吳宇森,文藝點的,陳果、彭浩翔。
但徐克,他的名聲缺越來越好,甚至成了“作品質量高”的象徵。
《西遊伏妖篇》是《西遊降魔篇》後續篇,由周星馳監制,徐克導演,當然演員變了。
周星馳的美人魚小姐林筱芸,萬達公子王思聰的好基友林信亙,以及當紅的顏值小鮮肉吳益。
徐克還是很喜歡用年輕演員的,前幾年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就是如此,而現在的《西遊伏妖篇》同樣如此。
《西遊伏妖篇》上映的時候,韓裕正在拍攝新版《射鵰英雄傳》,自然是錯過了。
所以,現在網路版上映了,他當然是想看了一看。
“好啊,我們就看這一部。”陳靈靈也是同意的說道。
韓裕點點頭,便點播了《西遊伏妖篇》。
看著看著,韓裕便心中點了點頭,特效非常的不錯。
很多不知內情的網友都說現在華夏的特效不行,影視作品之中的特效都是5毛特效。
這確實是誤解,華夏的特效和國外的特效確實有差距。但卻也沒有那麼的大。很多好萊塢的影視特效都有外包給韓國和華夏特效公司做。
之所以特效不行,無他,錢而已。
要知道,特效是一個細節的東西,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磨。好萊塢的影視,特效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半年往上走。
而做特效,做貴的就是人工了。時間一長,人工費簡直就是海量,這需要的資金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而現在的娛樂圈,都是想著來賺快錢的。哪有那個時間去搞特效啊,投資人也不會允許啊。
現在的行情基本就是資金大頭給了藝人,其他組共用資金,特效當然不行了,呈現給觀眾的就是五毛特效了。
現在能做這種大型特效的也就是那幾個大牌導演了。這樣的導演能拉到大量的資金,特效自然也就跟得上。而這些大牌導演做的電影反響也不錯,票房大賣,投資人賺到了,下一次自然依然合作,這樣良性迴圈。
比如,徐克、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等。
其他的導演就沒有這樣的好事了,這些導演能接到電影就不錯了,增加自己的導演經驗,根本沒那個實力去糾結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