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垢又說道:“二郎倒是可有想過,小木如何加封。”
李世民聽到這話後直接就笑了:“何止是想過,此事正在頭疼。不過我已經召見房、杜二位入宮,和他們再議一議。”
“那臣妾告退。”
傍晚的時候,房、杜二人入宮,來到了太極殿旁的書房。
“聖人。”兩人施禮之後坐在一旁。
“朕欲讓房公出任左僕射一職,但右僕射卻難以決斷。原本考慮讓無忌出任,可……”李世民沒說下去,也不用明說。
別說是朝野,就是在秦王府內部怕是眾文武都不會服氣。
如果是真實的歷史上,長孫無忌配得上這個位置,先不說他妹妹是皇後,就說武德三年開始他是玩了命的幫李世民。
但自從柳木出現,這個玩了命幫李世民的是柳木,長孫無忌反而在秦王府作的是閑差,甚至還不如虞士南這個純粹的文士作的事情多。
“臣有一策。”杜如晦是內定的尚書內史一職,實領從二品。
李世民已經開始著手進行三省合一,尚書令這個職務已經不存在,然後以五人為核心,再配上若幹輔臣。
可以說,尚書省之外其餘的都成為榮耀虛職。
尚書省以左右僕射為中心,相當於左右二相,而後是負責定策的尚書內史,然後是正三品上的左右侍中職。
聽到杜如晦有建議,李世民立即催杜如晦立即講出來。
“聖人,大唐開國以來,異姓王一共封出去五位,而這五位基本上都是外人,除了杜伏威之外,也被殺了一個幹淨。而且在大唐的正式國書當中,這些人的記載是按屬國冊封。”
“杜公的意思是,叔寶?”李世民瞬間就明白杜如晦的意思。
“臣的意思是,進翼郡王。而後再懸而不立兩個異姓王,一位是越國公馮盎,另一位則是譙國公柴駙馬。而後將柳駙馬的爵位,再貶一次。”
李世民猶豫了。
給秦瓊加封一個郡王沒什麼,依大唐律,郡王與國公都是從一品爵位,只是郡王讓人感覺更好聽一些。
給馮盎一個許諾也沒什麼。柴紹這邊可以說目標是對統兵的駙馬們一個承諾。
可再貶柳木,李世民都找不出藉口來。
貶柳木是有好處的,別說是不用升,升的少都算是貶,連柳木都沒有升,秦王府內這些人就必須閉嘴。
太上皇李淵壓制柳木的爵位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是等李世民登基之後好方便大賞。
遲疑很久,李世民才開口說道:“父皇以前提到過,給小木一個國公都不算偏護。眼下再貶他的爵,朕想不出藉口,也不知道如何開口。”
李世民很為難,柳木才是自己登基的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