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反複思考,王寧安還真得出了結論,關鍵就是古代的財政水平太差了,靠著強制手段,逼迫老百姓服役,荒廢農事,以致土地荒蕪,民生困難,老百姓無以為繼,不得不造反。
可後世則不同,由於有充足的財政支援,修建大工程,是靠著經濟手段,採購物資花錢,僱傭工人花錢,商人和工匠有利可圖,沒有損害百姓,相反還拉動了産業,刺激經濟前進……
既然想通了,王寧安就對症下藥。
在大宋搞以工代賑,必須貨幣跟上,必須靠經濟手段,而不能靠強制命令!
說起來也是幸運,王寧安身在財政能力最強的大宋,而且他又花了大力氣建立皇家銀行,解決錢荒。如果在別的朝代,根本想都不要想了。
更幸運的是王寧安還遇到了很支援他的皇帝,以及一個鑽進錢眼的文彥博!
有時候真的不能鄙視小人,君子以道德作為動力,而小人以利益作為動力,古今中外的歷史都證明瞭,利益遠比道德有力多了。
文彥博研究了王寧安的策略之後,又找來兒子文及甫,他們挖空心思,搜腸刮肚,終於找到了辦法。
“陛下,老臣以為,朝廷歲入有限,且連年虧空,為了救濟西北水災,最多拿出300萬貫,其餘的資金,必須地方籌措,要想按照王相公的建議,大建工程,沒有3000萬貫,是斷然行不通的。”
趙禎揉了揉腦門,“文相公,缺口這麼大,怎麼才能湊齊?”
“陛下,此次西北遭遇前所未有的洪災,就該動員西北的力量,解決災荒。老臣提議,立刻組建西京銀行,為所有大工程提供資金擔保!”
說到這裡,文彥博的心髒幾乎都跳出來了,王寧安靠著什麼叱吒風雲,可以和政事堂對著幹,還不是皇家銀行嗎?
執掌皇家銀行,他甚至有財相的名號,比起三司使還要威風。
如果順利組建西京銀行,那麼他老文手上也有了一柄倚天神劍!
看誰不順眼,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趙禎默默聽著,文彥博的提議,若有所思。
皇帝心懷天下,絕不會像文彥博那樣,一心盯著自己的利益。
想了許久,趙禎才說道:“文相公,西京銀行可以組建,但是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才,這樣吧,朕讓曹佾從皇家銀行抽調一批人員,另外再讓皇家銀行提供1200萬貫優惠貸款,這樣朝廷和皇家銀行一共出1500萬貫,西北地方出1500萬貫,如果不夠,以後再追加。文相公,你意下如何?”
文彥博愣了一下,他當然想吃獨食,可實力有限,面對著趙禎看穿一切的目光,只能把想法藏在肚子裡。
就這樣,西京銀行橫空出世了……
“危機就是轉機,這話還真有道理!”
文彥博的心都要開花了,過去的日子,他們父子一直處心積慮,為了這個銀行奔走,真是想不到,這麼快就能成功。只怕崔家也想不到,竟然幫了老夫的大忙!
只是文彥博很快遇到了麻煩,洛陽的大商人普遍保守,聽說要給各種大工程提供資金,許多人都搖頭了,甚至原來想要參股的,也打了退堂鼓。
就在這時候,有一群人趕到了洛陽,他們正是六藝的學生,在光複幽州之後,趙禎下詔改元嘉佑,明年就是嘉佑二年,慣例的科舉之年,大蘇,二蘇,章敦,呂惠卿,曾布,章衡……這一幫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準備在科場一試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