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立刻安排救災事宜,讓各地發放糧食,增開粥廠,救濟百姓。”富弼沉吟一下,又說道:“啟奏陛下,剛剛經歷戰火,百姓流離失所,有些難民,也是難免的。”
趙禎深吸口氣,沒有多說。
他覺得要再好好看看才行。
……
繼續前行,過了順州,檀州,就進入了薊州境內,這也是王寧安分配到的地區。
趙禎仔細觀察,很快就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薊州的境內沒有那麼多的難民,相反,在田間地頭,有很多忙活的百姓,二三月份的北方,寒風凜冽,背陰的地方還有些殘雪,可是卻不妨礙百姓的熱情。
很多人天不亮就爬起來,到地頭清理枯萎的蒿草,挖掘引水渠,還有些地方在鑿井挖溝……忙得不亦樂乎。
哪怕是小孩子,也沒有閑著的,他們拿著鞭子,追趕牛羊,啃食地上的荒草,所到之處,一片欣欣然的場景。
趙禎看在眼裡,不由得一陣吃驚。
按照奏疏描寫,順州和檀州是國泰民安,百姓樂業,灤州和薊州折騰得烏煙瘴氣,亂象叢生,可是真正下來一看,情況截然不同。
這巴掌打得有點狠啊!
趙宗景那家夥不停偷眼看富弼,心說老家夥,還想和我兄弟比試,你差著太多了。富弼同樣臉色不好看,他也弄不明白,怎麼差距會這麼大?
王寧安幹的那些事情,士紳們不會造反嗎?
為何一點亂子都看不到,真是稀奇啊!
富弼怎麼也想不通。
趙禎已經沒心思搭理他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當天晚上,趙禎就在行唐住了下來,他請來了幾個老農,也沒有亮皇帝的身份,只說他是大宋的禦史,來訪問民情。
“你們都如實說,這大宋和大遼,有什麼不同,你們覺得誰更好?”
老農還有些害怕,面對官員,侷促不安,趙禎一臉和藹的笑容。
“有什麼說什麼,言者無罪,都不要怕。”
其中一個老農仗著膽子道:“遼狗哪有大宋好哩!在遼國我們漢人是狗,回到了大宋,才能挺直胸膛做人!”
趙禎含笑,鼓勵道:“說點具體的。”
“那可就多了!”
幾個老農開啟了話匣子,你一句,我一句,歸結起來,就是一句,大宋給了他們田!好些人幾代傳下來,別說田地,連頭牲口都沒有!
他們就是給契丹人當佃戶,當奴才,過得連牲口都不如!
大宋好啊,分給他們田産,分給他們牛羊,那可是天高地厚的恩德……幾個老農沒口子感謝朝廷,都說做漢人好,以前屈服遼狗,給老祖宗丟了人,這一次他們要改過自新,永遠忠於朝廷。
趙禎含笑,聽完了老農們的話,要賞給他們人一些錢,老農都拒絕了,說他們有手有腳,現在又有了田,自己能掙,這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把人打發走了,趙禎一句話沒說,只是意味深長看了富弼一眼,而此時的富相公,只覺得老臉火辣辣的,被打得有點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