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筆趣閣> 第702章 紮心了,官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2章 紮心了,官家 (2 / 3)

這些日子,趙禎基本上無心國政,大小事務都推給了政事堂。

好在之前降旨,一切都由文彥博總領。

文相公的行政才能絕對不是吹的,以往王安石可以越過文彥博,直接找趙禎,一道旨意下去,新政就推行了。

文彥博也只能徒呼奈何,這次可不一樣,王安石想越過文彥博,根本沒有機會,老文瞬間把拗相公壓製得死死的,連一點翻身機會也沒有。

如果不是忌憚變法派的實力,尤其是還有另一位王相公,老文都能把王安石轟成渣!沒辦法,像王安石這種一心做事的人,永遠鬥不過一心耍弄權術的,術業有專攻嗎!

文官系統安穩運作,趙禎就能輕松很多,甚至到了無所事事的地步,王寧安遞了牌子,立刻召見。

趙曙大呼小叫,跑在了前面,熊孩子的一面展露無遺。

他還是第一次真正參與朝政,還是弄了這麼大的一個案子!

“父皇,先生已經拿到了證據,陳琳果然是個老壞蛋!父皇,你可不能放了他!”趙曙出生的時候,陳琳已經太老了,後來又去守陵,故此他們沒什麼感情可言,相反,趙曙覺得陳琳坑了師父,害了父皇,葬送了十萬人馬,把他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哦?”

趙禎也是一驚,強撐著坐起,問道:“景平,真的有證據?”

王寧安將偽造的聖旨送了上去,並且告訴了趙禎,聖旨的來歷。

許多人一聽聖旨,立刻就會想到二尺長的卷軸,太監拿著,抑揚頓挫地念著……其實只有正式的聖旨,才是那個樣子,而且頒布正式聖旨,多數情況是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並不是太監。

王寧安搜到的這份聖旨準確說是中旨,所謂中旨就是皇帝下的手諭,並沒有經過政事堂附屬,不算正式的聖旨。

在很多地方,包括教材之中,都強調皇帝口含天憲,出口為旨,是九五至尊,乾綱獨斷,幹什麼都行,沒人可以管束,所以天下興亡,最後都要算在皇帝一人頭上。有了明君就有盛世,有了昏君,就要亡國。

其實這些印象很不準確……遍觀歷代帝王,一共不到四百位皇帝,能做到上述的,恐怕連十個人都不到,也就是幾個開國之君而已!

在大都數情況之下,皇帝都要文官集團的配合,才能把自己的意志貫徹下去,一道聖旨,要經過文官起草,審核,如果有意見,還可以駁回,著名的諫臣魏徵就是喜歡和唐太宗對噴,因為他負責門下省,就是幹這個的!

從秦漢算起,中國古代的一套模式,能綿延兩千年,塑造出好幾個三百年的帝國,長盛不衰,自然有可取之處。

如果不仔細研究權力執行的方式,僅僅盯著明君賢臣,把一切都歸咎為“人治”二字,是非常片面,不妥當的!

閑話少說,有正式的聖旨,當然對應的,就有不經過文官的中旨。

尤其是大宋,因為官制混亂,可以鑽空子的地方太多,皇帝下中旨,一點不稀奇。同樣的,身為內廷總管,偽造一份中旨,同樣不難。

趙禎看到了這份旨意,頓時瞪圓了眼睛,呼吸急促,他按著床頭,大聲怒吼:“抓,快把陳琳給朕抓來!”

趙禎聲嘶力竭,怒不可遏。

沒有多大一會兒,就有人押著陳琳過來。

老太監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