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的光景,興慶府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依舊簡陋破舊,人們的神色之中帶著驚慌,呂惠卿才看了幾眼,就忍不住搖頭嘆息。
“明珠蒙塵,黯然失色,這麼好的河套平原給他們真是糟蹋了。”
吳世誠淡淡一笑,“呂大人,這一次來,咱們不就是要把這顆明珠拿回去嗎!”
呂惠卿笑得很燦爛,自通道:“恩師教導了多年,可不能弱了他的名頭!”
西夏沒有資格像大宋一樣,晾著使者。
才到了興慶府的第二天,李諒祚就在他的宮殿召見了司馬光和呂惠卿。
說是宮殿,還不如大宋的相府呢!
見禮之後,很快就直入主題。
“貴國需要賠償大宋500萬貫損失,考慮到貴國的財力,賠款可以分成兩部分,每年從貴國的歲入中,抽取30萬貫,另外20萬貫則是從通商稅賦中補償,假如每年通商的數額充足,徵收的過路費足夠多,就可以減少歲入支出,甚至完全靠過路費給付也是可以的。”
司馬光只是講了一個大略,詳細的東西他早就交給了漫咩和梁乙埋,他們兩個也都送給了李諒祚。
這些日子,李諒祚就召集重臣,苦心研究這套方案。
說句實話,西夏的精英並沒有看出太多的問題,相反,他們覺得這個方案還真是不錯!
本來絲綢之路是斷絕的,西夏只需要同意商品過境,就能拿到過路費,等於白撿的,拿白撿的好處,轉手付給大宋,貌似也沒損失什麼?
司馬光他們預計最難談的是商路的部分,哪知道這個居然最先透過,西夏的君臣的目光都盯住了那些鐵鷂子,還有他們的裝備,要求大宋務必盡快歸還。
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高度啊……西夏君臣的經濟學不及格啊……呂惠卿和司馬光都從對方的眼睛裡讀到了濃濃的嘲諷。
他們不動聲色,故意和西夏爭論,為了點雞毛蒜皮,互不相讓,一直拖延了一個月,雙方才正式簽訂國書。
當天,大宋釋放了200名鐵鷂子俘虜,並且把他們的兵器和戰馬都歸還了。
面對這200人,李諒祚握緊了拳頭,咬牙切齒!
“等著吧,只要把800人都歸還了,鐵鷂子重建,朕手上的實力恢複了,什麼狗屁國書!根本不用在乎!”李諒祚年輕的面龐上,充滿了猙獰的笑容,有著狐貍的狡猾和惡狼的兇殘!
這裡是西夏,不是大宋!
朕才不會跟你們講仁義禮智信呢!
咱們走著瞧!
李諒祚在宮裡發狠,卻不知道,宋使的館驛之中,竟然聚集了不少黨項貴胄,漫咩,還有其他貴胄都來了,他們一個個十分低調,但是眼神之中,充滿了期待。
“商賈過境,需要休息,酒館,飯店,貨倉,車馬行……需求是無限的,各位大可以趁機圈地,趕快下手,這麼大的一塊肥肉,如果落到別人的手裡,可是會後悔的!”呂惠卿抓起夜光杯,一口喝幹了葡萄美酒,笑道:“致富可要抓緊,百年難遇的良機,就擺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