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安小小年紀,憑什麼呼風喚雨,權傾朝野,不就是把皇帝伺候好了嗎!他能做到,我怎麼就做不到?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皇帝不是需要人去青唐嗎,我就聽陛下的,主動前去,我就不信了,還能吃虧?
當然了,賈章也知道,去青唐很苦,很威脅,可是人生世上,哪有一帆風順的。
自己靠著老爹,免去了十年苦讀,直接入仕為官。看起來有些事情就是定數,不吃苦,就當不了人上人!
罷了,老子就去青唐一番,只要幹出政績,幾年之後回朝,沒準也能權知開封府,甚至宣麻拜相,追上老爹的腳步……
真不愧是賈昌朝的兒子,對別人狠,對自己也夠狠!
一想到這位有可能成為兄弟的岳父,王寧安態度柔和了許多。
“朝廷的確在用人之際,只是青唐苦寒,賈大人,你可能受得住?”
“王相公放心!”
賈章一拍胸膛,“這些年我享了不少福,如今也該受點罪了!無論多大的苦,我都能扛下來……只是青唐的事情我不太明白,不知道王相公能不能幫忙?”
“這個沒問題。”王寧安笑道:“我可以給賈大人找幾個得力的助手。”
“那就多謝王相公了。”
……
王寧安一直喝到了半夜,才告辭回家,結果第二天早早就被叫到行宮,要商量如何處置青唐的事宜。
“文相公,朕讓你深思熟慮,可有結果了?”
“有!”
文彥博偷眼看了看王寧安,發現王寧安垂著眼皮,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老文就暗暗生氣,你小子就裝蒜吧,準是和賈昌朝那個老家夥又聯手了,想對付姓文的,沒有那麼容易!天可憐見,王寧安的確是困了,此時也沒法解釋,即便解釋,文彥博也不會聽了。
“啟奏陛下,老臣以為煕州一戰,消滅董氈十萬之眾,俘虜眾多,乃是我大宋立國以來,少有之大勝,足以和當年李靖攻滅突厥,生擒頡利可汗相提並論,我大宋之武功,直追盛唐,可喜可賀啊!”
這牛吹得,趙禎都臉紅。
“文相公,你的意思是要學習大唐的經驗了?”
“沒錯。”文彥博感嘆道:“老臣查閱史冊,發現當年群臣給了唐太宗許多建議……比如魏徵就建議要殺光酋首,把子民分散大江南北,還有大臣建議,要遷居內地,便於監視。”
“文相公,唐太宗是如何決定的?”
“啟奏陛下,唐太宗並沒有采納這兩個建議。”文彥博一本正經道:“突厥乃是大族,如果盡數遷居,他們的故地如何?莫非就要放棄嗎?那其他的部落過來,佔據之後,豈不是又會為禍邊疆,擾亂大唐……如果不放棄,就要遷居漢人進駐,偏偏突厥故地,苦寒貧瘠,沒有人願意去,說起來,和如今的情況真是差不多。”
文彥博點了一句,然後又憂心道:“當年唐太宗深思熟慮之後,採納重臣建議——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使為中國捍蔽。想那突厥,本來已經亡國滅種,國將不國,大唐皇帝天心仁慈,興滅繼絕,感恩戴德,封大唐皇帝為天可汗,威名遠播,萬世歌頌。”
“老臣以為,可以效仿唐太宗,將董氈囚禁在京城,其餘各部,延續風俗,封賞官爵,給予糧餉,繼續讓他們駐守青唐,協助大宋,共抗西夏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