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筆趣閣> 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 (3 / 3)

……

賈昌朝提議給趙禎稱祖,他有兩條,第一趙禎遷都洛陽,朝廷重心從東到西;其次,收複了幽州,打通了西域,疆域增加了近一倍。

尤其是收複幽州,從唐末以來,歷代皇帝,都心心念念,想要打敗契丹,光複故土,但是唯獨在趙禎手裡實現了。

當年太宗皇帝就立下了規矩,能收複燕雲,要異姓封王,王寧安也正是靠著收複幽州,加上打敗西夏的功勞,才坐上了西涼王的位置。

給趙禎稱祖,是說得過去的。

不過歐陽修搖了搖頭,“先帝慈恕恭儉,謙遜純孝,萬萬不敢淩駕太宗和真宗之上……老臣鬥膽認為,應該稱宗!”

賈昌朝竟然也沒有堅持,看起來大宋的臣子遠比某一朝要臉多了。

“那該稱什麼?是高宗,還是世宗?或者,其他的?”

這一次王寧安開口了,“仁宗吧!”

宋庠眼前一亮,立刻贊道:“為人君,止於仁!西涼王的建議是合適的!”

歐陽修抓著胡須,緩緩道:“蓄義豐功曰仁;慈民愛物曰仁;克己複禮曰仁;貴賢親親曰仁;利澤萬世曰仁;功施於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寬信敏惠曰仁;愛仁立物曰仁;體元立極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浹曰仁;慈心為質曰仁;惠愛溥洽曰仁……先帝稱仁宗,當之無愧!”

他們都表示了贊同,可司馬光卻有些遲疑。

“仁宗誠然不錯,但是先帝禦極42年,尤其是最後的十幾年,奮發有為,北伐契丹,收複幽州,西定黨項,開拓西域。更有萬邦來朝,君臨天下!以如此武功,如此威勢,只是一個仁字,未免不能概括先帝一生。”

司馬光的水平不是蓋的,他這麼一說,大家也都陷入了為難當中。

以往評價皇帝,只是一個字就足夠了。

但問題是趙禎前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段,不管用什麼字,都會有所偏頗,沒法蓋棺論定。

大家都面面相覷,不停想著辦法。

這時候王寧安沉吟了一下,他提議道:“你們看,能不能在諡號上,體現一下?”

其實從漢高祖劉邦算起,皇帝就是有兩個號,但是漢唐都比較看重諡號,比如漢高祖,其實就是個錯誤的叫法,準確說是太祖高皇帝,諡號是高,漢文帝的廟號是太宗,諡號則是文,武帝的廟號是世宗,而諡號是武。按照漢代的習慣,通常還要加一個孝,比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

當然,從中可以看得出來,人們是比較肯定諡號的。

唐初的時候,也是如此,但是唐高宗李治給他爹加了一個文武聖皇帝,使得諡號一下子突破了兩個字,達到了三個字之多。

道德經有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達到了三個字之後,往後皇帝的諡號就越來越長,跟老太太的裹腳布似的,全都是吉利話。所以到了宋代,相對而言,廟號就顯得更重要了,起到了蓋棺論定的作用。

一直到了朱元璋的時候,他把諡號和廟號結合起來,才顯得比較清晰明白。

王寧安也是沉思許久,才說道:“就定為仁宗武皇帝,你們以為如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