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辦,把學生拉到弓箭社,讓他們和民兵一起,學習射箭,練習拳腳武藝,對了,或許有的學生身體跟不上,我建議從早上開始,讓學生們跑步鍛煉,再弄些石鎖,增加體育課,打熬身體。對了,諸位先生是不是也應該率先垂範,做到文武雙全……”見醉翁眼睛瞪圓了,王寧安連忙改口,“學生必須,老師自願,自願。”
歐陽修哼了一聲,算是同意了。
最後剩下一項“數”,也是最麻煩的。
有人望文生義,認為數就是數學,還得出了儒家重視算術教育的結論,其實準確說應該是數術,當然有算學的部分,更主要的則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天命迴圈,星象佔蔔的那一套。
歐陽修雖然不是無神論者,卻也不想培養一大幫神棍。
六藝學堂的數就是數學,就是算術!
不論是晏殊還是歐陽修,他們都精通《九章算術》,又在朝為官多年,自問算學精深,教幾個學生還不容易。
可是自從看到了王寧安寫的算術和幾何之後,這幾位大佬整個人都不好了。
捫心自問,他們在算學一道,差王寧安太遠了。
幾位大佬都不是昧著良心撒謊的人,就連其中算學最厲害的蘇頌也自嘆弗如。
因此六藝學堂的算學課程必須由王寧安來講,至少要他把關,其他人根本沒有資格。
“醉翁,這才是你的真意吧!”
怪不得把自己找過來呢,敢情是讓自己當教書匠!
王寧安是一萬個不願意,可歐陽修絲毫不擔心他會拒絕,老夫子撚著胡須,只吐出五個字,就把王二郎擺平了。
“師徒如父子!”
講了算學,六藝學堂的學生都是他的學生,雖然理學還沒有出現,師生之間的約束不那麼嚴格,但是絕對是一層羈絆,日後這些學生都是自己的天然黨羽……特別是大蘇和小蘇都要過來上學。
千百年之後,提到蘇軾,就會提起他的老師王寧安……哪怕別的事情幹不成,光是這一條,就能千古流芳了。
王寧安接下了任務,不過他很小心,上課時姍姍來遲,下課後早早離開,絕對不給學生堵到自己的機會。
即便碰上,王寧安也會嚴肅無比,疾言厲色,弄得學生們一個個怕怕的,都離小王先生遠遠的……
“他這是心虛!”
韓宗武越發篤定,王寧安就是個欺世盜名的貨兒,他才多大年歲,哪能懂那麼多?準是學了些歪門邪道,真正的聖人微言大義,琴棋書畫,詩詞對聯,差得遠呢!
君不見每一次學生切磋,連晏相公都來捧場,就他躲得遠遠的。
擺明瞭是心虛嗎?
多明白的事情了,偏偏自己的五叔,還有其他人都視而不見,每次提起,都挨一頓臭罵,說什麼自己嫉賢妒能,誹謗師長,呸,王寧安比自己還小呢,他算什麼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