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雙離轉頭看向秦思揚,見他搖頭示意不會,她也跟著搖了搖頭。
“那可就難辦了。”波日特見此有些為難的說道,“本還想送你們一匹馬的,可你們竟不會騎。”
柳雙離卻毫不氣餒,依然揚著笑臉,道:“這沒什麼的了,步行不管是六天還是八天,大哥只要告訴我們怎麼走就行。就算再長的路,也總有走到的一天的。”
“好個有志氣的孩子。”波日特讚道,轉頭向他的同伴又說了幾句蒙語,見他的同伴再度點頭了,他即轉向兩個孩子。指了指東北方,道,“前面不遠就是我們的蒙古包,如今天色已晚,你們不妨到我們帳裡過上一夜。明日我找了要去百靈廟趕集的人,你們再跟隨他們一起去,這可正好。”
兩個孩子見說,想了一想,卻也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當即點點頭同意了波日特的提議。
波日特見了勒馬上前,彎腰伸手把柳雙離抱上了自己的坐騎,另有一蒙人也勒把上前,把秦思揚抱上了自己的馬上。
天色真的已晚,波日特雖指向不遠,但騎馬行起來也花了兩刻鐘的時間,才來到他們搭帳的地方。
兩個孩子第一次見如此多又如此大的帳篷,排列搭在草地上。數一數下去,足有上百篷之多,令他們新奇不已。
秦思揚還好,他雖也是第一次見到,但好歹以前在書上見說過,也看過類似的畫冊,所以新奇歸新奇,卻也看看就罷了。
柳雙離卻不同,她以前只見過流落的窮苦人,用破敗不堪的油布搭就的再寒酸不過的帳篷。如今見到類似一間屋子般大的,結構複雜的蒙古包,無比新奇的左看看,右瞧瞧,怎麼也瞧不夠,定不下來。
蒙人雖和大周戰事不斷,但對普通的蒙人百姓來說,打戰歸打戰,客人到來,他們還是會好好招待的。即使來的客人不是他們一族的人,甚至是他們敵對一族的,但客人依然是客人,招待還是要熱情招待的,和戰爭是兩回事。
因此對兩個漢人孩子的突然到來,蒙人也只是好奇的問了下情況後,就熱情的招待了起來。
這一晚,兩個孩子在好客的蒙人的招待下,飽飽的吃了一頓羊肉大餐,也終於得來了自出發來蒙地後,第一個有篷遮頂的覺。
一晚再無他話。
第二日,波日特真的找到了一隊要去百靈廟趕集的蒙人。
那是鄰近部落里正要趕往北方牧羊的兩戶人家,幾匹快馬和兩輛裝滿物品的馬車。兩戶人家,都是因為要趕在晚春落去時,趕往下一個牧場。所以急著要把握存在家裡的一冬的多餘物品換成食物和羊羔。這才一起騎著馬,架著馬車,正往蒙人部落中最大的集市百靈廟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波日特把兩個漢人小孩介紹給他們隨行,他們也只是例行的問了下情況後,就不再多問,讓兩個孩子上了他們的馬車,就一起趕往了百靈廟去。
有了馬車的腳力,兩個孩子再行起來,就輕鬆了許多。
一路雖然和蒙人語言不通,但除了男孩秦思揚外,都是隨性之人,手腳並用的比比劃劃,倒也多少能明白對方要表達的意思,一路說說笑笑的驅馬前行,倒也很是開心。
如此行了三日,終於見到了他們的目的地,達茂的百靈廟區。
拜身謝過並告別了同行的蒙人,兩個孩子手牽著手,踏入了這個大小類似大週一市區小鎮的達茂明安聯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