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這半個多月來,年長几歲的柳雙離早已不得不佩服這個比她還小三歲的男孩。
小男孩真不是一般的孩子,雖只九歲,肚子裡的墨水卻像比一個年過半百的私塾肚裡的墨水還多。讓她都不得不感嘆,到底是什麼人把男孩教成這樣的。
只有九歲的秦思揚,四書五經早已熟爛於胸,且除讀了這些經書外,他竟還涉獵了各種詩書雜談,自古到今的歷史典故他也記是很多。
兩人聊起話來,雖柳雙離較為年長,走過的地方也比男孩多些,可談起好多事來,她卻常常被秦思揚說倒,讓她懊惱不已。
不過好在,秦思揚野外的生存能力真不及柳雙離,在遇到許多事時,也時不時的表現出書呆子的味兒,不知如何處理,這才讓柳雙離多少保住了她作為大姐的自信。
“那好,我今天就教你念這首民歌,你呢,就回教我一招劍法。”秦思揚站起身來說道。
“好!”柳雙離答應了一聲,也跟著站起身來。
雖是柳雙離教劍法,但說到修習武藝方面,秦思揚其實有很好的底子。柳雙離測試過,例如站馬步、基本的散打及擒拿手,還有習武的入門內功心法,秦思揚都有練過。
哎,這到底是哪家的孩子啊,怎麼好像除了民間技藝,什麼都有學過的?
當柳雙離再瞭解到秦思揚學的這些東西,都是請不同的師傅教的後,就更感嘆道:真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學東西都是用錢砸出來的啊。
“我娘說我必須在所有方面都優於其他兄弟,才能活下去。”秦思揚如此向柳雙離解釋道。
“嗯,現在看來你孃的這個說法不見得就對噢。”柳雙離笑道。
“怎麼不對了?”秦思揚奇道。
“瞧你現在的處境,被人追殺到這步田地,怎麼能對呢。”柳雙離搖著頭回道,“俗話說啊,槍打出頭鳥,你不知道嗎?”
“槍打出頭鳥,這話是什麼意思?”
“就是話面上的意思啊。哈哈,我就說嘛,有時民間那些俗言混語也有用過你那些聖賢書的。”
“是嗎,有意思,你還有什麼民間俗話,都說來聽聽?”
“哈,我現在記不了這麼多了。”柳雙離大笑著。
兩個半大的孩子,就這樣在山林間遊蕩了一個多月。
這一個多月來,兩人運氣不錯的在山林裡逮到過兩隻野兔和三隻山雞,也在遇到河流時,在河裡抓到些魚來解決肚子問題。所以,最初那農婦送給他們的一籃子食物,才能使用這麼久。
即使這樣,兩人的路還是越往前行越難。